王石此次游学美国,有为万科寻找更大“舞台”、网罗具有国际视野人才之意

财经国家周刊报道 黑色的电脑包横放在膝盖上,手捧一份当地报纸,如地铁内处处可见的上班族一样……在哈佛开课的前一晚,万科董事长王石抓紧体验在波士顿的“普通生活”。
百战归来再读书。60岁的王石在历经了上天入地、登山下海后,又一次远离万科。按计划,他将在哈佛当一年的访问学者,并很可能再花两年时间游学欧洲。
在拒绝了公司为他买车的建议后,王石体验了波士顿修建于1897年的美国最古老的地铁。哈佛游学期间,他打算买辆自行车。
此时的万科,已经站在了年收入千亿元的起点上。曾被万科视为标杆的美国帕尔迪公司,也已被甩在身后。作为万科的缔造者,王石此次游学,除了探索精神驱动外,也有为万科寻找更大“舞台”、网罗具有国际视野人才之意。
第三座山峰
2月底,在哈佛中国留学生联合会的组织下,王石在哈佛发表了第一次公开演讲,从个人经历到企业管理,无所不包。他将此次游学称为“人生的第三座峰”,前两座山峰,分别是“创业”和“个人追求”。
王石在这次讲话中说,“我不会把万科当作我的儿子,因为万科是一个作品”,“完成作品的时候……虽然有感情,还是要走的”。
接近王石的人士说,这个期限可能是5年。“再过5年,他65岁时,会从万科卸任。”
而在此之前,看似放手的王石,从未将眼光转移至别处。在2月底的演讲中,王石说,游学最主要的原因是学习如何在新的经济市场变化下,带领万科这样的传统企业迎接新的挑战。
上述人士表示,王石希望推动万科的国际化。但现在万科管理团队尚无足够的国际视野、海归经历和国际化的资源信息。
万科内部人士透露,王石很早就有开拓国际市场的决心,曾提出过争取进入“金砖四国”,但当时因各项条件不成熟,在内部研讨时即被否决。此番游学,旧事重提也未可知。
“他流露过这个意思,这次去也自然而然承担了一个招聘的使命。”消息人士说。在他看来,来自海外的新鲜‘血液’未必能够改变一个企业,但这种人才培养机制带来的影响却能更久远。
北京时间1月30日晚,美国常春藤联盟八所学校的中国留学生在哈佛举办迎春晚会。王石刚一入场,便被不少留学生认出,争相签名留念。此后王石被邀请上台做嘉宾,并被特别介绍。
当天下午,王石和曾在万科工作过的常征——目前的哈佛博士,聊起了壹基金。常征曾在万科总部工作一年,参与了世博会万科展馆的工作,去年重回哈佛读博士。
曾任《万科周刊》主编的成全机构董事长全忠当时也在现场,他在微博上感慨,“老王在哈佛一年,会给万科带回多少哈佛学子呢?”
接近王石的人士分析,王石游学,首先要解决的是万科如何走向国际化以及资源平台搭建问题。“在哈佛的一年,以他现有的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搭建一个国际资源平台是比较快的。”
另一方面,这也符合王石的人生规划。他早年有过两段留学梦想,第一次是在创建万科之前,另一次则在2000年,“但机会不允许”。王石的英语阅读能力一直很强,因为他持之以恒地在学习,即使在哈佛,他每天也用6个小时来学英语。
“万科目前到了这个阶段,他也60岁了,也有个人理想实现的问题。”多位万科内部人士如此表示。
一位熟悉王石的业内人士认为,“老王在企业家里,是把‘大我’和‘小我’结合很好的人。”
他曾问王石,在《灵魂的台阶》之后下一步要写什么书。王石说最近在研究物种,下一步要写动物和植物。“为弄清楚一个植物的名称,他可以花好几个小时在网上找资料。他现在思考问题的角度和一般的企业家已经不在一个层面。以常规的思路去套,是套不出结果来的。”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