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价近期不断上涨,2日超过每桶100美元。(卡格尔漫画)

加拿大的一处公路上的标牌显示最新的汽油价格。
新闻背景
国际油价再次由“两位数”逼近“三位数”。由于北非中东局势持续动荡,国际原油价格2日继续大涨,纽约市场油价自2008年9月以来首次收于每桶100美元以上。
国际能源机构当天预计,利比亚原本每天160万桶的石油产出已经减少到85万到100万桶。利比亚国家石油公司总裁加尼姆预计,如果利比亚动荡局势持续,油价很有可能在本月冲上每桶130美元。
当天推高油价的另一因素还在于,美国能源情报署当天公布的数据显示,在截至2月25日当周,美国商业原油库存减少40万桶,为3.464亿桶,结束原油库存连续六个星期增加的局面。
一时间,“石油危机”疑云又起。有俄罗斯媒体报道,目前的形势让人担忧第四次“石油危机”的出现,将对世界经济造成致命打击。
人们不禁要问:在全球经济刚刚复苏、通胀压力抬头之时,高油价会否将世界经济拖入滞涨泥潭?世界经济对高油价的承受能力有多大?本期圆桌会议,我们邀请三位经济专家为您解答高油价下的全球经济形势。(文/本报记者 蒋林)
核心提示
鉴于中国和美国受到中东石油供应的影响有限,而这两国又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经济体,世界经济不会轻易陷入“二次探底”。况且,世界经济的承受能力在上升。
——中国现代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 陈凤英
如今供求关系导致的油价上涨,与2008年靠期货炒上去的高油价相比,形势更严峻。利比亚生产轻质石油,主要出口亚欧,而亚欧国家缺乏石油精炼技术,沙特生产多为高含硫的重质石油,对亚欧国家不适用。
——商务部中国企业走出去研究中心顾问 吴东华
这次油价上涨与前几次有本质上的不同,其最大的不同是,“由于局势发展出乎人们意料,眼下无法预见局势动荡会持续多久,对局势不确定性的担心助推了油价。
——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曹远征
原因
恐慌情绪推高油价
量化宽松催生炒作
自今年1月中旬以来,受北非中东局势紧张影响,国际油价呈快速上涨之势。在陈凤英看来,油价上涨是一个综合效应的结果。首先,在去年下半年大宗商品普遍涨价的大形势下,与铁矿石、食品价格的涨幅相比,石油价格涨幅最低,因此业界普遍预期今年有一轮“补涨”。而近期发生在中东的局势动荡,无疑让油价的“补涨”时间提前。
其次,陈凤英认为,油价上涨是后危机时代对经济混乱的一种调整。美国的货币量化宽松政策造成全球热钱到处乱流,在实体经济不强,资产泡沫充斥的情况下,投机因素就此兴风作浪,给油价“炒作”创造了空间。而油价又是以美元计账,美元指数贬值,油价也会对应提高。
“第三,由于工业化的需要,新兴市场对石油进口的需求旺盛。”陈凤英说,与前两年相比,主要国家对石油的需求都有所上升,今年更是保持上升势头。数据显示,韩国今年1月原油进口量同比增11%,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研究员预计,2011年中国石油需求涨幅为6.2%。
曹远征则将中东政局视为油价上涨的“导火索”。他认为,油价上涨固然与全球经济进入复苏轨道、货币流动性增多等因素有关,而中东政局将这些因素综合到一块,为油价上涨提供了一个机会。此前,他认为,这次油价上涨与前几次有本质上的不同,其最大的不同是,“由于局势发展出乎人们意料,眼下无法预见局势动荡会持续多久,对局势不确定性的担心助推了油价。”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