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 详细] |
 |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 详细] |
 |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 详细] |
 |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 详细] |
 |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 详细] |
 |
|
|
|
|
|
|
境外高消费倒逼商品进口税降低 |
来源:燕赵都市报 更新时间:2011/2/24 9:17:04 |
 |
>> 相关新闻链接 |
|
|
|

本报记者宗苗淼实习生贾楠
核心提示
“河北旅游缺少购物项目,把钱花在出境购物上的倒真不少,现在我们的游客完全在支援着国际的GDP!”省旅游局的一位负责人如是说。其实不只是旅游,由于进口产品税费高导致了高价格,如今的市民还找到了代购的方式来购买便宜的外国产品。面对这种肥水流到外人田的局面,境外高消费已经倒逼政府酝酿降低商品进口税。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研究室主任赵萍说,如果高税收把国外很普通的商品人为变成了‘奢侈品’,这是中国消费者的不幸。她的想法是:其实降低进口税收,也算是改善民生。
港澳游, 仅购物人均花费三四千
“一般情况下,港澳游除了正常团队费用之外,大人、小孩额外的购物消费在2000元~5000元之间,也就是每人平均自行购物消费三四千元。”一家具备出境资质的导游部门经理说,如果去欧洲一些国家,额外消费多的花费数万元,消费少的也得花上几千。 记者了解到,在欧洲、韩国、日本和我国港澳、台湾等地,游客只要是在相应的地方购买国际品牌,一定都比国内便宜。就衣服来讲,整体会便宜12%~30%。另外,德国的照相机和军刀,比利时的巧克力、钻石等也都是消费者喜欢购买的产品。“各种奢侈品因为品类和所处区域不同,价格也有所不同,有的境外奢侈品价格比本地市场低约三成。”记者从一位具丰富出境游经验的导游处获悉,比如,台湾的奢侈品是25%的关税,这边的游客去那的免税店就相当于打了七五折。
爱消费, 因境外产品便宜品质优
除了奢侈品、电子产品之外,其实出境购物消费最多的还是要数化妆品。据了解,在本地较为畅销的化妆品倩碧,其润肤露“黄油”在台湾的售价是350元一瓶,在这里则要花590元。像雅诗兰黛、兰蔻一些奢侈化妆品,也比本地便宜20%~30%,欧莱雅、资生堂便宜15%~20%。 近日,石家庄让导游朋友从台湾、港澳稍带雅培、多美滋奶粉的情况也已出现。“这些东西一方面价格便宜,另一方面还是消耗品,并且人们也认为品质非常好。” 一般情况是,旅行社怕影响游客行程,要求随团导游不能做代购,但是有客人让导游帮忙捎带奶粉、香水、化妆品等情况也不在少数。由于经常奔走于不同地区,也有导游私下代购产品。他们选择的产品一般就是差价较高的化妆品和食品。 当然,导游出入境做代购毕竟是少数,一些留学生及有资源的人士也正在壮大着从境外消费到内地售卖的代购业务。并且,由于两地的差价,这些非正常手段正在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购买进口商品的主要手段。细心的市民会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在购买外国生产的化妆品和奶粉时,都在寻找格子铺、网络、代购商等各种渠道以“实惠价”购买。
新动作, 部分商品进口税酝酿下调
之所以能够“实惠”购买,是因为这些产品入境附加的税高。据悉,目前化妆品进口除了缴纳增值税和进口关税,还要缴纳30%的消费税,累计缴纳50%以上的税;一桶奶粉,要缴纳17%的进口增值税和40%的关税,如果是最惠国,则缴纳5%的关税和17%的增值税。另外,关税也不是进口商品价高的全部因素,国内流通环节的中间费用过高已经不是一个新闻。 或是出境游购买性价比更高的奢侈品,或是找代购商购买境外平民消费品,境内外过于悬殊的差价,让越来越多的钱在支援着境外GDP。来自2010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显示,海外代购的市场交易规模达到了120亿元。这些代购大部分并没有缴纳关税, “其实现在在关税方面越来越严,海关对个人入境携带价值超过5000元的物品都开始征税,这已经让一些游客的购物量比之前减少。”一家旅行社经理说。但是终究“堵不如疏”,以让国外产品的价格回归价值才是引导国内游客消费方向的根本。 据了解,目前,国税总局已经开始酝酿降低部分商品的进口环节税收。近期酝酿进口消费税的调整,取消化妆品消费税,远期将酝酿取消黄金珠宝首饰的消费税,另外,进口关税也有望进一步降低。这些都会让这些商品以正常途径进口,同时也意味着某些进口商品的价格可能会大幅降低。一方面,这可以防止税收流失,另一方面也能够把其中一些消费留在国内。
◎记者手记 当化妆品不再奢侈当不再为食品担心
几天前,记者的一位朋友小娟在MSN上接到了刚调到日本工作的丈夫的信息:“你再也别去商场那豪华玻璃橱窗里的昂贵护肤品了,日本超市里都摆得一摞一摞的,这些东西在日本都属于日常用品,根本没那么贵……” 出境旅游大把花钱消费,在国内就找人代购境外的奶粉、化妆品……高额的税费不仅没有制止住人们的高消费,反而更鼓励人们出境去支援别人的GDP了。无怪乎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研究室主任赵萍说,如果高税收把国外很普通的商品人为变成了‘奢侈品’,这是中国消费者的不幸。她的想法是:其实降低进口税收,也算是改善民生。 还有一点,代购人群享受“与国外消费者相当的价格”的同时,更重要的还是为了寻找一个优质的保障,尤其是食品。
◎采访花絮 香港iphone被大陆客买断货?
据悉,香港的电子产品与我省市场的差价在5%左右。而近些年来,苹果产品已经成为游客去港澳购物的首选。1月27日起,电子类产品进口关税减半了,但是从团队购买电子产品的情况来看,却并没有影响。“因为买不到了,”记者从几位导游处了解到,香港的iphone4断货已有时日。 据悉,早在iphone刚开始盛行的时代,旅游业界的领队们就流行这样一个段子——— 那时候,中国还没有正规渠道的iphone,领队带几位客人到欧洲旅游,出门前就计划好了买多少只‘苹果’,回来刷机后送人使用。可到了几家购物店,人家都说没货了,“被中国游客买走了”。 一直到了中国联通售卖官方iphone4的时候,本地市场却供不应求。去年,石家庄和很多地市的人一样,先是人托人找去香港旅游的人购买,到了年底时,香港的iphone4也断货了。一位刚带团从港澳回来的导游说,自己从香港买了一只ipad,那里的“苹果”产品缴纳完税费后比咱们这儿便宜三四百或者四五百。 “但是问了很多地方,现在iphone4也已经买不到了。”这位领队笑着说,有人说是iphone的产量跟不上,也有人把原因归咎于大陆游客“强悍的购买力”。责任编辑:cprpw |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