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为了不断改善和提高广大离退休人员生活水平,政府连续增加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居民家庭来自养老金收入大幅增长。调查数据显示,2010年家庭人均养老金收入达7476.33元,比2005年增长了1.6倍,年均增速达到21.4%。广大离退休人员充分享受到全市经济快速发展成果,晚年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生活质量改善
膳食更加科学
“十一五”期间,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城市环境的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消费结构继续由吃、穿、用向住、行、休闲娱乐、健康方向转化,消费精彩纷呈。2010年城市居民消费支出为10568.49元,比2005年增长45.6%,年均增长7.8%。
越来越多的居民把健康放在首位,追求更加合理的膳食结构,绿色、营养、无污染的食品成为了日常饮食的首选。2010年人均食品消费3660.85元,比2005年增长了38.5%,食品消费占消费性支出比重(恩格尔系数)为34.6%。
人均住房面积
29.4平方米
住房是反映居民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随着石家庄市着力打造生态宜居城市,城市面貌有了很大改善,居住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市民家庭住房条件也得到明显改善。据统计,2010年城市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29.4平方米,比2005年增加2.4平方米,增长8.8%。
居住条件改善的同时,自有房比率不断提高,到2010年末,有92.6%的家庭拥有了自己的住房,租赁公房比率下降到3.7%。住房需求成为这一时期居民生活中的重点投入领域。
家庭设备更加现代
耐用消费品需求向着高档化、享受型发展,更新换代的步伐加快。由于科技的高速发展,各种新型家庭设备层出不穷:轻薄液晶平板彩电、环保健康节能空调和冰箱、家用电脑……2010年家庭人均购置家用电器支出比2005年增长1.3倍。到2010年末,城市居民家庭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120台、电冰箱101.7台、洗衣机97.3台、家用电脑76.7台、空调135.7台、微波炉76台、摄像机12.3架、组合音响21.3台,消毒碗柜3.7台、洗碗机2台。
出行沟通更加便利
2010年家庭人均交通通信支出比2005年增长91.4%,占家庭消费性支出的12.6%,已成家庭生活中的第三大消费支出。
“十一五”期间,石家庄市大力构建综合交通体系,打造密集交通网,开通了石环路、提升了二环路、建成了槐安路快速大道、裕华路景观大道、和平路高架桥等一批主要干道。斥巨资改善城市交通状况,居民出行越来越便捷。同时,闲暇时间外出旅游、走亲访友人数增加,交通费用支出大幅增长。2010年家庭人均用于交通方面支出比2005年增长2.5倍。在汽车消费优惠政策和居民收入大幅提高的推动下,私家车越来越多地走入寻常百姓家。
石家庄市信息产业近五年来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10年家庭人均通信消费比2005年增长了20.6%。到2010年末,百户家庭拥有移动电话180部,比2005年末增长54.3%。
医药费负担有所降低
提高参保人员医疗费最高支付限额、实行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险与单位缴费脱钩、门急诊大额医疗费补助覆盖所有参保人员、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零差价销售实现城乡全覆盖等一系列医疗制度改革,有效地降低了居民医药费负担,居民健康得到更有效保障。2010年家庭人均医疗保健支出比2005年增长20.2%。其中人均医药费增长32.5%,增幅远小于收入的增长幅度,并呈逐年减缓趋势。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