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防止经济大波动关键在科学管理通胀
来源:证券时报 更新时间:2011/2/23 10:25:24   
>> 相关新闻链接
·央行对40多家银行运用差别准备金工具 ·省物价局曝光六大“价格欺诈”案
·央行已对40多家银行运用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工具 ·保健品化妆品标准体系基本形成
·20多家央企今年退出房地产业务 ·天气变暖 空调大战来袭
·全家只买一套房可享受契税优惠 ·肉菜质量追溯体系将建立
·石煤机新型液压装置获专利 ·养生产品藏隐患
      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1日召开会议,讨论“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稿。会议强调,2011年是“十二五”时期开局之年。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提高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

  与2010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1年经济工作的要求相比,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在“稳增长、调结构、防通胀”的基础之上,首次提出了“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这一细微的变化,既是对我国经济过去“一放就热、一热就收、一收就死、一死又放”教训的总结,也是中央政治局对当前经济形势的预警,将对降低、甚至基本消除经济结构调整和通胀预期管理等调控政策可能给我国经济增长带来的消极影响发挥积极作用。

  当前有可能导致我国经济出现较大波动的最主要因素,依然是物价。2月2日,温家宝总理在山东省曲阜市考察时指出:“今年我们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是稳定物价。”应当看到,根据中央“增加供给、加快流通、稳定市场”的要求,经过央行和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目前我国稳定物价总体水平的最困难时期虽然已经过去,CPI也由2010年11月份的5.1%下降到今年1月份的4.9%,但是通胀压力依然十分巨大。国内方面,能源价格上涨冲动依然不减、劳动力成本大幅上涨大势已定、夏粮主产区旱情依然形势严峻。国际方面,发达国家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继续推动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和通胀预期上涨,人民币升值和热钱流入压力继续加大。所有这些因素,不仅可能进一步推高通胀预期、给CPI带来巨大压力,而且也可能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

  世界各国管理通胀预期的实践告诉我们,管理通胀预期对宏观经济来说是一把“双刃剑”,适度管理有利于宏观经济的发展,过度管理却会导致宏观经济出现较大波动,甚至使宏观经济“元气大伤”。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国央行要分多次调整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而不是“一步到位”;由此,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什么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实行的经济“休克疗法”真的差点让俄罗斯经济“休克”。具体到管理通胀预期所采取措施的效果也存在双面性,例如加息,一方面,为应对物价过快上涨,亟须上调利率使银行存款利率转“负”为正;另一方面,持续加息又会给经济发展带来国际热钱涌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融资成本上升、楼市风险加大等不利因素。

  能否有效降低风险是管理通胀预期成败的关键。为此笔者以为,在现有行政和金融手段的基础之上,政府在管理通胀预期的过程中应当在方便中小企业融资、降低企业和个人税费等方面加大力度,这既是将经济出现大波动风险降至最低的需要,也是公众热切的期盼。



责任编辑:cprpw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