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毒苹果”警示企业责任的空心化
来源:证券时报 更新时间:2011/2/18 11:01:57   
>> 相关新闻链接
·华夏银行表现不佳 包揽未达预期收益产品 ·互联网垄断报告:腾讯、百度、阿里巴巴位居前三
·苹果发布报告承认“有毒” 四大问题仍遮遮掩掩 ·解析诺基亚与微软合作的困局
·限购令出台前夕 多地楼市大刮“三抢”风 ·购买黄金能否跑赢CPI? 短期有风险中长期依然看
·首月石市商品住房均价每平方米4927元 ·“限购令”全面施压 供需格局或逆转
·老百姓的“菜篮子”有升有降 ·1月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27.36亿美元
  2月15日,苹果公司公布了2010年供应商责任进展报告,首次承认中国供应链员工因污染致残。报告说,在苹果公司供应商胜华科技苏州工厂,有137名工人因暴露于正己烷环境,健康遭受不利影响,其中部分员工正遭受被迫离职的压力。

  “苹果有毒”,毒害着工人们的身心,也毒化了蓄积良久的企业声誉。苹果饮誉甚广的绿色形象背后,竟藏着“血汗工厂”的真面目,委实令人为之喟叹。

  苹果供应链存在无良生产,既出人意料,又并不惊奇:在“苹果控”、“iPhone”等名词已广为熟知的当下,苹果俨然成了“现代、时尚”的代名词,在溢美性想象下,苹果产品也是先进生产力酿就的,断然跟粗放落后的生产模式搭不上边,因而,当民众听说“苹果有毒”时,失落情绪可想而知;然而,这负面新闻又毫不新鲜,在富士康“N连跳”牵扯出企业责任缺血的语境下,在无量生产、虐待工人丑闻的频现中,“苹果有毒”纵然引发轩然之波,也在审丑疲劳的视域里,看起来是那么正常。

  “逐利岂能忘德”、“安全生产,以人为本”,此类关于企业责任的警句口号,喊了千百遍,按说应是企业主们铭刻在心的常识。理论上讲,呵护工人尊严,注重他们的健康,是企业的道德良知,否则就是摒弃了社会责任;即便没这么人性,基于经济效益的考量,生产商也该懂得“信誉可折现为长远利益”的道理,杜绝鼠目寸光。可为何口头上的铿锵响亮,却没兑换成切实改善与增益呢?

  说到底,就是企业对责任的践行缺乏刚性的制衡。利益与责任的相得益彰,并非随时随地的,许多时候倒呈消长之势。利弊的眼前考量,也总容易被诱惑的浮云遮眼。所以,“履责也是生产力”的道理再明晰,也经不起某些人短视的折腾。让逐利为本的企业主们乖乖,归根究底得依赖监管的不打折扣、奖惩机制的强效。

  但疲软的监管,温和的容忍环境,总能堆积起制衡上的空洞。对无德生产,舆论谴责的响亮,换不来监管问责的发力,反而是欲惩还休的象征性处罚。比如紫金矿业事件中,就算“学习英国石油公司泄油事件”的呼声再响,也只是软绵的“处罚3000万元”和丢卒保帅式惩责。当处罚无力,企业遵不遵守社会责任,也就关乎“道德自觉”,无关法律责任了。这次,苹果供应商罔顾工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堪称肆无忌惮:无视危险警告,依然采用毒剂;对工人不予防护;蓄意隐瞒风险等。如果工人们的被毒害之痛,仍无法唤回“零容忍”,那形同庇护的政策势必得背负为虎作伥的原罪。

  企业责任的空心化,就像一条枯萎的藤,连着多重过失之瓜:膨胀的利欲,坍塌的人性,松懈的监管等。若是亡羊补牢不趁早,那“苹果之毒”必然四处蔓延,狼藉逐利者的声名,荡涤公权力的荣光。(佘宗明



责任编辑:cprpw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