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什么时候调控?
“股市扩容,但近期进来捧场的不多,市场资金明显是力不从心了,证监会是不是应该把握一下增发节奏了?IPO咱们不反对,但是不是也应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把速度调控一下?接二连三的破发,谁的脸上难看?罔顾市场死活一味增发是否可取?但从证监会的公开口风看,今年IPO不仅不会减速,市场还有可能加速扩容。而且本博预计,这个基调近三年内难以改变。”博主“周益”认为。
“新股发行自去年10月进入第二阶段的深化改革后,新股发行价仍然居高不下。当新股集体出现上市首日破发或刚上市就破发,最终将会使得询价机构在报价时更理性、更谨慎。当然,要想发行价对破发潮形成反应,需要一段时间。这至少需要一两个月。这一两个月时间里,一方面要等待新股破发潮成型,也就是有足够多数量的新股破发,并让市场对于高价新股形成恐慌性效应;另一方面询价机构根据新股市场表现而制定新的定价模型。”网民“龙之股”认为。
化解“新股不败”是市场化过程
“新股破发是券商保荐人和上市公司高估值高股价运作的结果,什么时候新股没人申购了发不出来了才会停发。否则,是不会因新股破发而停止发行的。”网民“实话实说”认为。
“中国股市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市场化是基础,法治化是前提,国际化是最高境界。化解中国股市的三大‘顽症’———新股不败、暴涨暴跌、死不退市。这既是市场化的过程,也是法治化的进程。切记:国际化必须要有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完善的法治环境。”博主“董新登”认为。
“当多数股民还在喜滋滋地盼着新股破发将会拉低IP O发行价,新股炒作遇冷,意味着高风险投资者对于中小盘股的高估值出现分歧。这种情绪的传导将会引发中小盘股估值向下修正的压力。然而,真正具备高成长性、业绩好的优质企业是经得起市场考验,业绩始终会形成支撑。”网友“sun-shine”认为。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