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13日讯 日前,民生银行再次定向增发的行为引起了资本市场的强烈关注,特别是中小股东纷纷表达了强烈的不满情绪,有网民发贴“中小股东为什么应该抵制民生银行的这次定向增发”,指出了民生此次定向增发的三大“不合适”,首先是增发的时机不合适,其次是增发的价格不合适,第三是增发的对象不合适。
在文章指出,目前民生银行股票的估值(市盈率和市净率)处于上市十年来的最低位。在民生银行上市后股价最低迷的时间增发应该是最不理性的选择。
更重要的是,定向增发的价格不合适。民生银行2010年3季报净资产为3.75元,2010年年报每股净资产估计大约为3.9元。到增发时的2011年6月,民生银行每股净资产应能达到4.2元左右,4.57元的定向增发价对应的市净率仅为1.09倍,再扣除各项费用后,几乎就是按净资产增发。这样,一般老股东不仅难以从增发中获得每股净资产的增厚,反而面临每股收益被摊薄15%。以此超低价增发,对民生银行的中小投资者来说简直就是明目张胆的掠夺。
最后,定向增发的对象不合适。从公布的定向增发对象来看,七家中有五家为民生银行大股东,大股东明为拒绝股份被摊薄,实则是想利用他们的特权向其他股东巧取豪夺。如大股东史玉柱的上海健特09年一季度刚刚卖出了5.78亿股民生银行,现又要低价买入。大股东泛海也进行着同样的操作。他们利用在董事会的特权投机操作民生银行。虽说新定向增发的股份3年内不得流通,但他们手中现有的股票则有可能随时抛出变现。左手买进低价增发股,右手抛出现有流通股,转瞬之间10%的利润到手。市场则因此面临极大的抛压,中小股东将成为他们牟利的牺牲品。
新华财经综合报道:
民生银行定向增发遭质疑 董文标食言为何不脸红
民生银行增发被指损害散户利益 股民致电证监会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