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商对今年楼市看法不一
昨日,一场名为“重铸竞争力”的城市观点论坛中国行2010年度论坛在广州举行。房价等问题依然是有关专家和业内人士热议的焦点。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城乡建设经济研究所所长陈淮认为,政策动向不应成为判断市场走向的核心,并表示房产税作为长远的制度设计,主要作用并非调控房价,而在于调动闲置资源以提高利用效率、解决地方政府财政来源等方面。
开发商对于2011年的房地产市场看法不一。海尔地产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卢铿认为,2011年调控政策会持续下去,地根和银根可能进一步收紧,开发商要准备好过“苦日子”。
富力地产集团执行董事吕劲则相对乐观,认为2011年房地产市场总体上将保持平稳,并表示看好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机会。金科地产副总裁李战洪则表示,2011年“要在非常态之下用平常心做平常事。”
高合投资董事长苏鑫认为,2011年,开发商对普通住宅市场一定要小心,供应量可能比较大;商业地产则是一个机会,但是搞不好会出现泡沫。(记者 朱文彬 ○编辑 衡道庆)
房地产市场潜在风险不容低估
对房地产泡沫的风险绝不可忽略,房地产调控将是一个长期过程,而不是周期性的短暂行为。1月6日,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在搜狐主办的“2011民生地产高峰论坛”上,分别从不同角度得出了相近的结论。
高善文指出,目前在中国,至少在中国局部地区和部分城市,房地产市场可能存在比较明显的泡沫。他进一步分析指出,虽然从理论上来分析一般性的资产泡沫、地产泡沫非常困难,但是通过对日本、德国、美国、英国等国一些主要泡沫案例的研究,却可以发现导致“泡沫”的几个关键驱动因素。
其一是,实体经济领域一般性的投资机会缺乏,实体经济内部产生的储蓄供应大大超过实体经济投资所需要的资金。其二是,伴随着非常宽松的货币条件,信用创造非常活跃,银行体系、金融体系里信用供应相对于实体经济需求有异常的高速增长。
高善文指出,以上两个条件的结合,使得低利率环境持续较长时间,特别是长期固定收益市场长期处于低利率水平,而这与地产泡沫关系密切。目前中国局部地区出现的地产泡沫恰恰包括上述大部分特征。
“我们回顾了2003年以来中国长期国债收益率,发现其经历了几次比较大的波动,且每一次波峰比前一次波峰更低,这暗示长期利率一般性趋势走低的压力。”高善文分析指出,与此同时,银行信用处在异常活跃水平,而这恰恰出现地产泡沫的案例中共同的特征。
另外,“我们可以看到部分城市房地产价格在快速上升,这种上升很难用城市化来解释。”高善文指出,目前大部分城市房价已经超越2007年的高点,其中包含的泡沫风险比较高。短期来看,这种风险可能不会在2011年集中爆发,但是长期而言,一旦房地产交易量和价格出现大幅下降,其风险就可能随时暴露,对此必须加以警惕。
对此,彭文生则分析指出,不应太多强调房地产市场对宏观经济短期的重要性,近年来房价快速上涨,房地产行业很多人都想挣快钱,长远来看这对整个经济发展可能带来不利影响。(记者 于祥明 ○编辑 衡道庆)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