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刚过去的2010年,中国经济从影响两年之久的国际金融危机中走出来,尽管实现了较快的经济增长,但经济暴露出来的结构性问题依然凸显,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可能就是解决这些问题。分析人士指出,不管是被动转型还是主动调整,中国经济在未来五年必须实现凤凰涅槃般的转变,中国经济未来10年的发展或在此一举
1 GDP增速受拖累
“2011年,中国的外贸增速可能会从2010年的30%下滑至15%左右,这在之后的几年中可能会成为常态。”
“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结构不合理、劳动力价格上涨、原材料涨价、人口老龄化、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这些问题都必须在未来五年得到解决,而‘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法兴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姚炜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受上述因素影响,中国2011年GDP增长率会逐渐放缓。姚炜预测,2011年全年GDP增长率会达到9.5%左右,而在之后的几年内,中国经济增速会进一步趋于缓和。“消费、投资和出口三者之间的结构不能在短时间内实现转变,最重要的是中国在未来几年将迎来劳动力价格上涨、人口老龄化等社会问题。”姚炜说。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家王黔则把中国2011年的GDP增长率调低为9.0%。她表示,2011年中国政府的政策重点不是控制通胀,而是继续促进经济的增长。
如果要寻找2011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投资可能会继续扮演重要角色。“今年是中国‘十二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各地发展地方经济的冲动可能会很大,中国经济不会出现大幅度的下滑。”姚炜将这种增长形容为“新官上任三把火”。
在姚炜看来,中国经济在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后,经济增长对外需的依赖度明显减弱,外部环境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力也在不断消减。姚炜表示,2011年,中国的外贸增速可能会从2010年的30%下滑至15%左右,这在之后的几年中可能会成为常态。
除了国际投资银行的看法,国内宏观经济分析师关于中国经济2011的增长情况也普遍“看跌”。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高级分析师周景彤认为,从世界经济形势和中国工业生产、投资、消费、出口等多种因素综合来看,2011年中国经济将由政策刺激下的较快增长转为结构调整中的稳定增长,全年GDP增长估计在9.5%左右,比2010年回落0.5个百分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也表示,2011年的经济增长上行风险大于下行风险,基于2010年第四季度强劲的增长态势,2011年在特定季度出现经济过热的可能性不容忽视。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