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是我国首条特高压输电线路,也是世界上运行电压最高、技术水平最先进的交流输变电工程。该线路全长654公里,静态投资约57亿元。于2006年8月开工建设,历经28个月建设完工。资料图片
世界上运行电压最高、技术水平最先进、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交流输变电工程——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2010年8月通过国家验收。这标志着特高压已不再是“试验”和“示范 ”阶段,后续工程的核准和建设进程有望加快。国家电网同时宣布,到2015年将建成华北、华东、华中(“三华”)特高压电网,形成“三纵三横一环网”,我国特高压电网建设驶入快车道。
我国首个建成投运的特高压工程
这项特高压交流示范工程是我国发展特高压输电技术的起步工程,也是首个建成投运的特高压工程。该工程起于山西晋东南变电站,经河南南阳,到湖北荆门变电站,全长640公里,跨越黄河和汉江,于2009年1月投入商业运行。
工程运行一年半以来,累计送电157.54亿千瓦时。与会专家指出,这充分发挥了特高压输电固有的远距离、大容量和低损耗优势,发挥了重要的送电和水火互济、事故支援联网功能,在促进华北煤炭基地集约化开发的同时,有力缓解了华中地区季节性缺电矛盾,也为华中地区水电资源的充分利用创造了条件。
国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在表彰会上表示,特高压输电关键技术是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通过特高压重大创新工程建设,能够显著提升我国在能源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影响力。
据悉,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示范工程在世界上首次研究提出了7大类77项标准构成的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标准体系,已修订国家标准1项,发布15项国家标准和73项企业标准,获受理专利431项(已获授权237项),确立了我国在特高压输电技术研究、装备制造、工程设计、建设和运行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
与此同时,国家电网也正在将其特高压相关标准努力推向国际。刘振亚表示,目前国家电网已经编制了四项国际标准,其中包括特高压交流电压标准。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