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千亿斤粮榜的黑龙江省受到了全国上下的关注——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就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取得的成绩作出重要批示,要求认真总结和大力宣传黑龙江省农业发展的成就、贡献、做法和经验;农业部专门发来贺信,向黑龙江省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农民群众表示祝贺和敬意。
不过,粮食丰收,一片喜气洋洋之中的黑龙江还要面对一个艰巨任务:面对粮价胶着局面,如何破解农民惜售难题。
一段时期以来,黑龙江省玉米、水稻、大豆三种主要粮食收购价格呈现胶着态势——政策层面的控制措施效应已经显现,价格上涨趋势得到缓解,但是受市场需求和涨价预期的影响,价格在平稳中仍然酝酿着不断波动的冲动。
作为大豆主产区,黑龙江大豆价格成为国内行业风向标。然而,随着国际大豆市场行情的变化,黑龙江大豆一直处于“有价无市”状态,且价格回落波动的风险不断加剧。根据黑龙江大豆协会统计数字,23日,哈尔滨地区大豆价格:1.87-1.93元/斤;佳木斯地区:1.85-1.90元/斤;牡丹江地区:1.87-1.94元/斤。这个价格比上一周普遍走低,因而农民售粮积极性不高。
据了解,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国内豆油、豆粕价格开始回落,政策传导之后,黑龙江省内一些加工企业加工利润与前期相比有所降低,采购大豆意愿不强,三江平原地区甚至出现个别企业再停工显现。分析人士认为,受国际大豆市场行情走势变化,以及国内油脂等加工企业需求不稳定影响,黑龙江省大豆市场购销压力会持续一段时间,这样也会导致价格波动风险存在不断升高。
而综合黑龙江省农业和粮食部门信息后可以看到,近期由于国内玉米期货受市场需求较大影响,连续出现止跌反弹行情,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的连带效应传导出来,前期黑龙江省的玉米价格下跌趋势呈现改观。
农业部门透露,当前齐齐哈尔、绥化等玉米主产地区主流收购价格在1.36~1.5元/公斤,水分30%~24%,价格较前期有不同幅度的回调,但销售进度比较缓慢,惜售仍然被认为是市场主要形态。据齐齐哈尔滨、绥化等地媒体报道,当前省内村屯一些没有出售玉米的农民,对当前下降的玉米价格不认可,惜售心理增强,况且市场一直有唱高玉米价格的预期。市场普遍认为,由于国内玉米供求格局没有改善,仍是需求强于供给,在这种需求推动下,玉米下跌空间有限。但黑龙江省农委有关人士认为,在国家调控下,短期内玉米难以出现大幅上涨行情。
对于备受市场关注的黑龙江水稻来说,稻弱米强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受交通运输不畅等因素影响,黑龙江省内水稻价格走低,交易清淡。业内人士的态度是,由于国家调控力度加大,省内稻米市场平稳趋弱,预计在节前大米走货转好,但是价格将平稳运行。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