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入高端市场
“即使是按照标准化生产要求种出的优质菜,如果没有品牌,在高端市场根本打不开局面,农业增产农民也难增收。”
据农业专家分析,我市蔬菜产品基本上是靠外延规模扩张,存在着品牌不响、竞争力不强、产销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卖难”时有发生,产业波动频繁,这些问题都成为阻碍蔬菜产业发展的瓶颈。
能否实现产销两旺制约着农民收入的提高。因此,藁城市在狠抓基地标准化建设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在物流链的标准化上也加大工作力度。
藁城蔬菜标准园创建基地依托双联蔬菜专业合作社,注册了“碧青”品牌,并通过配送中心将散菜进行等级分拣、装箱等产后商品化处理,全力实现蔬菜产品的销售增值,使会员菜农户均亩产值增加10%-15%,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种植效益。每天藁城市都有近5000公斤的新鲜蔬菜被送到北国超市配送中心,北国超市的16家门店再根据自己的预订,将相应的蔬菜品种运回,并于当天摆上柜台。据藁城市蔬菜办魏凤友介绍,“农超对接”实现了商家、农民和消费者共赢。蔬菜价格比市场价高出10%左右,而且还能实现以销定产,超市需要什么就种什么,确保农民增收。
科技示范提档升级
眼下,丘头镇周家庄、堤上村77个新建成的日光温室,今年秋季栽入的番茄苗已经结果,生产的西红柿销往省会市场、超市以及周边城市。目前藁城市已经形成以贯庄村、落生村为中心,被称为“万亩白色走廊”的大棚黄瓜生产基地;以朱家寨村为中心的地膜大蒜大葱生产基地等七个各具特色的规模化蔬菜生产基地和丘头镇周家庄村,岗上镇西辛庄村等十个省级蔬菜产业发展示范村,正在引领藁城的蔬菜产业迅速发展。
为切实提高全市蔬菜产业的科技含量,藁城市在示范村大力推广普及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以高科技园区为技术载体,通过新品种引试、新技术推广辐射周边,建立健全了蔬菜标准化生产体系,建成了8个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规程得到省农业厅肯定,并在全省推广。
今年以来,该市还引进种植蔬菜新品种51个、新技术5项,落实新品种种植展示10个,并扶持发展了藁城市绿生、双联、军路等9个蔬菜专业合作社,并以西辛庄、杜村为中心建立了设施番茄千亩示范方,在贾市庄镇落生、贯庄建立了大棚黄瓜千亩示范方,建立了岗上镇西辛庄、双庙等15个无公害蔬菜标准化村,选择了150个示范户抓点带面,有效促进了全市蔬菜产业提档升级。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