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刺激
很显然,市场销量的急剧增长,是微车企业大规模扩产扩军重要诱因。但是,上半年微车市场的急速增长,却有着严重的“政策市”嫌疑。而“政策市”引发的繁荣是难以持久的。
众所周知,今年的汽车市场遭遇了难得一见的政策性利好,先是燃油税改革,使得汽车用户免去了养路费成本,而燃油价格却偏偏因为全球金融危机跌至谷底;二是购置税改革,国家将1.6L以下排量的汽车购置税减免了50%;三是汽车下乡补贴,国家对购买指定范围汽车产品的消费者给予最高10%的补贴。微车同时符合这三项政策的要求,成为最大受益者。
一汽吉林销售公司企划部部长刘洪波认为,“高增长背后,政策因素是最主要的,大概可占七成。”他粗略地算了一笔账:取消养路费一项,一辆微型车一年可以节省2400元;按照《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的2009年度1.6升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车购置税减免政策,购买一辆3万元的微车可以节省1500元左右;汽车下乡10%的国家财政补贴,可以节省3000元。仅这三项便可以节省6900元钱。如果再加上油价下跌降低的使用成本,对于售价3-4万元的微车来说,优惠幅度实在太大。
除了这些硬性的优惠外,许多地方的消费者还能享受到企业和地方政府提供的“小灶”。比如今年1月,吉林省财政专门拿出1亿元,补贴一汽集团在吉林省境内生产的微车和轻卡。根据吉林省的政策,购买一辆30800元的佳宝微车,另外还能获得省财政补贴4600元。
企业自行实施的各种补贴促销力度同样惊人。根据报道,在国家“汽车下乡”政策实施之前,长安汽车就开展了“春季汽车下乡、亿元补贴大行动”,自备1亿元现金补贴购买长安微车的农民,每辆车补贴2000-5000元。
国家政策优惠加上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各种补贴,总体优惠幅度接近甚至超过1万元,对于总价只有3-4万元的微车来说,力度实在是太大。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曾经对七个省的微车市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购买和使用费用的大幅度降低,是用户购买微车的最主要原因。
“汽车市场的回升应该说主要是政策带来的,与整个经济形势不挂钩,不匹配。” 国家经济信息中心资源开发部主任、汽车专家徐长明说。
透支之虞
在竭力扩展的同时,多方消息表明,市场或没有预期的那样乐观。
上汽通用五菱副总经理邬彭年曾表示,2009年公司原定销售目标是70万辆,目前已经调整到80万辆,争取达到85万辆。考虑到该公司上半年已经完成了55万辆的销售,仅给下半年保留35万辆的目标,显示出足够的审慎。
长安汽车总经理张宝林,看好未来5-10年的微车市场,但是市场增长将趋于平稳,很难再出现上半年这样超过50%的增幅。
中信建投一位分析师认为,微型车在上半年集中释放之后,预计下半年增速将开始放缓。预计明年将回落到10%-15%左右,相当于正常的增长水平。
市场前景和成本的上涨是微车企业面临的共同挑战,而对于那些新进入者来说,需要应对的考验还要更多。
第一个要面对的就是产销规模和成本的管控能力。微车市场虽然容量大,但设计相对简单,技术门槛较低,上规模是实现盈亏平衡的唯一途径。上汽通用五菱和长安汽车的很多重要零部件都是自行投资生产的,可以有效地控制消化成本。在缺乏产品开发经验、缺乏完整零部件供应体系的情况下,新品牌如何实现规模和成本目标,挑战很大。
此外,销售和服务网络的差距,更是新进入者短时间内难以突破的。上汽通用五菱从2003年起,就大力推行“4S店+2S店”并举的渠道模式,在大中城市建立完善的4S店,在三四级市场则建立只有销售和服务功能的2S店,实现对县乡级市场的覆盖,目前已经在全国建立各类网点1300多个。而长安同样也提出了“千店万点计划”,建设千个全国连锁服务店、万个乡镇网点。
这些根本的问题不能解决,对微车的大规模投资,将成为不可预知的黑洞。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