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嗅觉更为敏锐的一些企业主们,并未在这一轮价格上涨中坐以待毙,而是开始从现货市场转战到期货市场,试图从一路走高的棉花价格中寻求赚钱的商机。“河北的产业机构投资者比例并不高,换句话说,可以灵活参与期货市场的实业企业数量有限。”永安期货石家庄营业部总经理王吉元对记者表示,据他了解,棉花期货方面,以往参与交易的主要是轧花厂和贸易商,“今年纺织企业成本压力巨大,也有的开始关注期货市场。”“一位中型轧花厂的业主,从去年开始就不再碰现货了,专门炒棉花期货。”华泰长城期货有限公司石家庄营业部总经理郭琳介绍说,“这一波行情中,由于判断准确,获利至少500万。”而对于这样一个规模的轧花企业来说,每年能有100-200万元利润已属难得。和现货交易比起来3倍多的利润,显然让棉企尝到了甜头。
■价格异动 企业从套保转战期货
事实上,企业对于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联动运用早有成熟机制,即套期保值。所谓的套期保值是指把期货市场当作转移价格风险的场所,利用期货合约作为将来在现货市场上买卖商品的临时替代物,对其现在买进准备以后售出商品或对将来需要买进商品的价格进行保险的交易活动。
以加工企业为例,市场风险主要来自原材料价格上涨。而因本次棉花价格上涨带来原材料上涨压力的轧花厂,理论上可以通过对购进的原材料进行买期保值的方式转嫁风险。
永安期货石家庄营业部农产品分析师李春旭表示,套期保值此前一直是企业利用期货市场平抑风险的一个主要方式。如果利用合理,可以帮助企业规避因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
采访中记者发现,今年,一些企业在期货市场上的操作早已不是套期保值的手法,而是直接将资本转向了期货市场。
王吉元对记者表示,由于部分实业主期货经验不足,参与期货投资并非都是成功案例。他举例说,一些棉花加工企业主参加期货投资时,每吨16000元时选择做空,“显然看错了方向,亏的一 塌 糊涂。”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