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客”走私背后的原因剖析
“中国制造” 之所以价格内贵外贱,差距就在于流通及营商制度环节。如果能深化这方面的改革,中国人去海外买“中国制造”的现象就会逐步减少,“水客”现象也不会像现在这样泛滥,还能有效地扩大国内消费市场。
根据海关的解释,水客是指受走私团伙雇用,以赚取“带工费”为目的,频繁往来于粤港、粤澳之间,通过旅检等渠道,把涉税货物或禁止、限制进出境的物品化整为零,携带、运输进出境的人员。
由于香港、澳门与内地之间一直存在着商品差价,因此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产生了职业水客,他们每天多次往返于港澳与内地之间,每次随身都携带不同的产品,比如手机、电脑等,入关后交由下家以赚取带工费。
最近一段时间,由于港元紧盯美元造成贬值和港澳关税低于大陆等原因,职业水客的规模越来越大,水客已经从当初的个体零星走私,日益朝着职业化、网络化、集团化走私发展。据 2010年12月1日CCTV《第一时间》 的资料,深圳口岸约有职业水客5000余人,拱北口岸约有职业水客3000余人。深圳海关查获的案件显示,水客进出境次数每天多达30次,而拱北海关查获的水客有的进出境次数竟达50次之多。如果按平均每人每天进出境3次算,那么,8000名水客每天出入境就达2.4万人次。海关总署相关人士表示:据不完全统计,通过查获的案件和平均的情况测算,水客携货涉及金额应该是超过了几十亿,如果说是携带一段时间,时期不一样,带的高档消费品,上百亿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水客专业化走私活动一天搬空两个集装箱并非罕见。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严重的水客现象?而且走私进来的大都是我们出口的商品?直观地看,这是因为“中国制造”的商品普遍存在着境内贵过境外的现象。一双耐克或者阿迪达斯的中国产旅游鞋,正价产品动辄七八百甚至上千,而同样款式的鞋子,在美国的一些大卖场上,只需要三四十美元,折合人民币也就两三百元人民币。
服装同样如此,一套在国内售价3万元人民币左右的Armani西服,在美国1000多美元约合人民币7000元就能买到。再以电子产品为例,一部在广东深圳组装的16G的IPAD,面市之初在美国的报价是499美元折合人民币约3300元,香港报价为3888港币折合人民币约3300元,而在美国上市约一年后,IPAD行货终于登陆中国内地,但其16G版售价为3988元人民币,境内比境外每台贵688元,价格要高21%。如果再考虑国内外的收入差距,两者之间的价差则更大。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10年4月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2009年的人均GDP为3678美元,世界排名100位,而美国则以46381美元排名第九,约为中国的13倍。也就是说,同样以购买IPAD为例,国人要比美国人多付约两成的钱,而收入只是人家的1/13 这种价差不仅使水客有职业化蔓延的趋势,也使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从境外买回“MADE IN CHINA”的各类产品,从服装纺织到电信产品,大包小包塞得满满的。
长期以来,我们一方面一直苦恼于国内消费能力不足,另一方面却是中国出国的游客成为令世界惊异的采购狂。这种国内购买力的外溢说明了什么?从理论上看,在中国生产的同一件商品,在中国本土市场销售,与远渡重洋到西方发达国家市场销售相比,应该成本更低,理所当然销售的价格也应该低才是。为什么“中国制造”却是境内比境外贵?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