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中国制造”为何内贵外贱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更新时间:2010/12/9 17:01:22   
>> 相关新闻链接
·货币政策回归常态的内涵与目的 ·13家央企尝鲜科技人员分红权激励
·买保险送“苹果”:保险公司年底旺季促销路子很野 ·1元“生日钞”卖出98元天价 专家称无投资价值
·明年农产品将继续走牛 农业长期投资价值凸显 ·珠宝鉴定书乱象调查:不经检验乱发证书
·地产机械力求高增长 钢铁化工期待大转型 ·物价涨太多,还是我们收入太低负担太重?
·企业直接进校培训“准员工”“订单式培养”上演 ·网友转发也算流量
  梳理起来,大体上,“中国制造”境外便宜的原因有:

  第一,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目前其生产的大量商品在国外还是作为“低档货”进入零售终端。缺乏知名品牌,主要为他人贴牌生产等原因,使得“中国制造”定价偏低。这是与中国发展阶段相关的一个原因。

  第二,中国商品出口退税构成了出口商品价格低于国内的直接原因。由于中国拥有加工装配环节的比较优势,为了拉动经济增长和解决就业,中国制定了促进出口的退税政策。可就是这个出口退税政策,现在成了很多外贸企业的利润来源: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外贸出口企业的利润一再被挤压,不少制造企业都是不赚钱甚至贴钱在接订单,而出口退税部分就成了他们赚取微薄利润甚至补回亏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iPhone为例,代工一台在美国售价为499美元的iPhone,代工企业获得大约4美元,其中还包括工人的工资和摊销固定资产投入等。中国产品的出口退税不仅为欧美发达国家提供补助,维持着他们的高消费水平,而且直接构成出口商品价格低于国内的原因:减少17%的增值税至少可以使出口商品价格比国内便宜17%。

  第三,发达国家的市场竞争激烈,欧洲、美国、日本品牌同场较量,许多品牌都经营了上百年甚至几百年,拥有相对固定的客户群。在这样的市场环境里,要想争取新客户,高价策略行不通。并且发达国家的物流系统比较完善许多品牌直接在折扣店、直销店里销售销售网络发达,流通环节中间费用低廉。

  “中国制造”境内昂贵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同样由中国生产的一批商品,出口后再流回中国时需要缴纳关税、增值税和消费税。比如服装和化妆品的关税大体在20%-50%之间,加上17%的增值税和税率不等的消费税,无疑提高了售价。

  第二,国内市场上的高流通成本抬高了商品价格。国内流通环节的中间费用过高是一个久被诟病的痼疾。中国销售网络的建立还不健全,国内进入销售网络进行分销的成本很高。一件商品进入销售终端,除了运输费用以外,还有高额的进场费、摊位费、上架费、节庆费等等,以及不同层级的代理商“雁过拔毛”,要从营业额里扣取一定比例的利润和回扣,甚至还有对政府相关部门的公关费用。而“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些费用最终都体现在产品的标价上并由消费者来“买单”,销售价格自然低不下来。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国内商品物流成本占到了物价的20%—40%,而人力成本高昂的美国,这一数据在20世纪90年代大体保持在11.4%—11.7%范围内。进入本世纪后十年,尤其在本世纪头两年,更下降到10%左右,甚至在2002年降为8.7%。

  第三,灰色制度性成本过高。这是导致“中国制造”外贱内贵的制度性原因。国内市场的不透明、不规范、不合理导致了高昂的交易费用和制度运行成本。铁路、公路、空运都没有完全实现市场化,物流系统质次价高。一件商品从离开工厂到摆上零售货架,其过程充斥着各种垄断,到处是卡拿要的权力分肥,从中国内地运货到美国的运费,竟然比从广州运货到北京还便宜!原因何在?还是腐败。由于中国内地铁路货运超负荷,流通商要想申请一个车皮的指标,运费之外的额外费用竟然高达五千到五万人民币;高速公路运输也不便宜,用一位常年从广州送货到北京的司机的话说,广州到北京的高速公路,一路的过路费就要1400元人民币,除此以外,还要有大约7000元人民币的额外费用,这个费用不是汽油费,也不是汽车修理费,而是无缘由的罚款和敲诈。这些制度性成本侵蚀了国内产品的利润空间,价格只能水涨船高。据统计,在中国,全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比重的21.3%左右,而发达国家则是10%左右。

  第四,国际品牌牢牢掌握着价格的话语权和定价权,而我们的自有品牌产品仍未形成与之相抗衡的力量。为国际品牌贴牌代工的“中国制造”在国外卖不了高价,但在国内,却因为品牌而跻身高档货品市场。由于中国国内名牌的竞争力不够,品牌没有树立起来,导致为数不多的国际品牌独占高端商品的鳌头,因此,跨国企业在中国内地的定价就高,从中赚取高额利润。

  分析至此可以看出,其实“中国制造”不论在国内销售还是在国外销售,生产成本是一样的。之所以价格内贵外贱,差距就在于流通及营商制度环节。如果能深化这方面的改革,中国人去海外买“中国制造”的现象就会逐步减少,水客现象也不会像现在这样泛滥,还能有效地扩大国内消费市场。一石数鸟,何乐而不为?(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贸学院)



责任编辑:cprpw
上一页 [1] [2]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