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唐山:文化“龙头”带发展
来源:河北日报 更新时间:2010/12/9 14:21:02   
>> 相关新闻链接
·邯郸到2012年12.2万困难户将住有所居 ·买菜不出10分钟生活圈
·叫响“名菜名吃” 壮大河北餐饮 ·玉米深加工企业受检
·无极县为菜农引进新农保 ·省会近10万职工使用住房公积金
·晋州将投3.5亿加强电网建设 ·示范区农民受益四年增收3亿元
·自宰自食生猪纳入定点屠宰范围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企业在产业转移中谋求创新升

编者按
    12月7日,光明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刊发了《唐山:文化“龙头”带发展》的报道,介绍了唐山市破解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难题,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先进经验,本报特转发此稿,以飨读者。
□光明日报记者 耿建扩
    11月30日,开滦老唐山风情小镇正式开工建设,这标志着被誉为“百年工业重镇”的唐山在探索资源型城市转型可持续发展新路径、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唐山文化产业从业人员9.8万人,占全市所有从业人员的比重为2.3%;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57.4亿元,同比增长33%。截至目前,唐山市已建成和在建文化产业项目132项,总投资达402亿元。唐山市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破解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难题
    “中国第一条标准铁轨,中国第一张股票,中国第一辆蒸汽机车……”走进开滦博物馆,工业文明的记忆被再次唤起,一座城市的文化和历史脉络得到重新梳理,近代工业的摇篮向游人讲述着它的那段辉煌历史。
    唐山是一座因煤而兴的城市,开滦所走过的历程也正是唐山这座城市发展的缩影,钢铁、煤炭、基础能源、水泥、陶瓷等传统行业为唐山打下了深深的资源型城市烙印。
    依靠传统产业,唐山经历了快速发展的时期,积累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但是资源枯竭、环境破坏、节能减排等诸多压力,也正在逐渐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城市转型已经成为唐山最迫切的任务和目标。“十一五”期间,唐山市委、市政府确立了以建设文化名城为目标,深刻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着力突显地域文化特色,构建了以工业文化、地震文化、地域文化、休闲旅游文化、生态海洋文化为重点的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特别是2007年以来,唐山把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作为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项战略任务,创新体制机制,加大推进力度,文化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发展规划不断完善。委托中国城市主题文化设计院编制了《唐山渤海明珠城市主题文化发展战略规划》和《南湖中央公园主题文化发展战略规划》、《三岛主题文化发展战略规划》;出版了唐山市文化产业蓝皮书《唐山市文化产业形势分析与预测》,填补了唐山文化领域空白。
    保障机制不断健全。唐山在出台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的基础上,制订了《唐山市创建文化名城实施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在全市成立唐山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的基础上,各县(市)区都建立专门机构。市财政从2007年起每年设立文化产业专项引导资金1200万元,重点扶持示范性、原创性、开创性、代表性的文化产业项目。
    文化体制基本理顺。去年以来,唐山先后完成了三局合一、两台合并、组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党报宣传与经营业务两分开、广播电视制播分离,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广电网络整合等各项主要改革任务,全市文化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文化体制机制得到了进一步理顺。

 

 

 

 



责任编辑:cprpw
[1] [2] 下一页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