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依托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建设现代工业新区 本报讯 (张 煜 刘军梅 黄雁冰) 矿区在实现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的进程中,大力实施“工业立区、科技兴区、人才强区”战略,倾力打造现代工业新区。
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矿区在实施“地下转地上”后,依靠原有的人力、技术等优势,在发展中确立了建设新型循环经济煤化工产业园区的目标,重点发展煤化工、冶金建材、机械制造等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逐步形成产业发展新格局。
在原有煤炭行业的基础上,矿区对煤炭进行深加工,焦炭、钢铁、新型建材、机械制造、高档骨质瓷等产业相继产生。引进高端科学技术,对煤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进行深加工,依托区内4家焦化企业340万吨的生产能力,积极引进焦油加工、粗苯精制、甲醇、醋酸乙烯、聚乙烯醇以及高档骨质瓷、煤气制氢气等焦油化工和煤气化工项目,提炼粗笨、苯乙烯、苯加氢、甲醇等精细化工,进一步拉长加宽延伸煤化工产业链。
立足为转变发展方式提供重要动力,矿区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着力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水平。他们与国内外知名高等院校联合寻求技术支撑,邀请清华大学对全区产业园区进行统一规划,邀请南京大学对全区统筹城乡发展进行规划,和天津大学签订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着手在循环经济煤化工园区中信息互通、项目研发及申报、人才培养、企业技术改造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产学研合作。针对企业技术人才缺乏,招募全国、省市重点企业的高级工程师200余人驻区指导工作,使矿区的发展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质的飞跃。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