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房子未来大致就是廉租与公租房、经济适用房或者两限房、高档商品房与别墅三大类。今天我预期,耐劳、有明确爱好与愿景、有一技之长的同学,或者在未来的数年中积极补足这方面不足的朋友,不能保证但将最有可能进入第三类房子的业主行列,也就是说在年轻时期有风险意识与折腾能力者,更有可能获得自己比较期待的结果;还能积极与他人互动,有自己的想法,能对其他人的想法设身处地考虑的,更有可能满足对第二类房的获得能力;而那些年纪轻轻的朋友,现在就只求安稳,也搞不明白自己有啥爱好与前进方向,也不努力培养自己的工作爱好的,实际上最有可能进入前一类房子的获得者行列,甚至连这一类的房子也不容易得到。
因此逻辑的结论是,折腾与奋斗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改变自己得到机会的概率,否则就索性在比较偏僻的地方,也别仰望这些东西,徒然增加自己的郁闷。今天的年轻人,可以给自己定个十五年奋斗目标,在现在先廉租房,把自己可能有的那点钱用在结交人脉、增加见识、闯荡社会上;未来可能就在社会上稍微趟下一点点安身立命的能耐与基础,就可以进入到下一个经济适用房的争取阶层;同时因为自己的勤奋、在某些方面的投入从而使得自己获得可能的脱颖而出的机会,实际上现在很多人当初能买大房的目标并不是买房而是要整个自己要整的事情,房子是整成了事情后的结果之一,而单单看着房子的人而没有事业的基础则并没有啥实际的果效。
所以仰望房价的结果,除了徒然纠结,并无实际意义。因为我们向往的东西是果,如果我们在自己的行为与可控的努力上都看不到清晰的方向与意义,那么那些果与我们之间就没有啥关系。我要说,不管社会多么不公平,总有人脱颖而出;不管权势者多么得意,总有白手起家的人成就事业。但是我们在人们出来之前就已经大致知道,有些规则是符合出息规则的,有些人是符合沉没规则的,而我们今天很多的朋友恰恰是符合后者多,符合前者少,而如果你是一个对世界利益一无所知的人,你也会得到某些幸福,问题在于如果你不认真追究自己的不努力,而徒然向往利益,老想捷径和投资,那么就会走入歧途,十分郁闷。站在一个长期的角度而论,今天的某些糊涂与投机心理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们需要非常清晰地知道,知识支持下的偏好选择、动手条件下的能力培养与相对有心的努力,才是我们脱颖而出的关键。老想房子本身没有太大的价值,甚至都不是动力,我们需要转移自己的目标,重新聚焦到我们如何挖掘自己与如何突破自己的职业取向、能力培养与事业兴趣上来。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