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宗服装订单从接单到出货至少需要一两个月,而在此期间,谁都无法预料会发生怎样的事情,产业终端的服装企业日子最为艰难,一些织布企业也不敢接单,甚至出现停工。业内人士表示,棉价暴涨,纺织企业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棉价暴跌,棉花加工企业又成为了热锅上的蚂蚁。
在江苏北部一带小型织布企业,目前已经有大约三分之一的企业“放假”,还有大约五分之一的小厂干脆已经开始卖机器。
棉纺企业内忧外患
“供不应求是目前棉花涨价的主要动因。”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德州分公司筹建处李洪军主任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说,在棉花产量正常的年份,棉花缺口在400万吨左右,2010年的减产导致今年棉花缺口进一步加大。
在供需矛盾以及国际棉花期货市场的带动下,国内棉花价格快速攀升,这对棉花占成本60%到70%以上的棉纺织类企业造成了重压。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前段时间,每吨棉花有时一天能涨一两千元,就全行业而言,各环节承受能力逐步减弱,棉纱、棉布、棉制品价格涨幅逐级递减,限产压时、减少棉花用量现象已经出现。
马俊凯表示,目前棉纺织企业的发展还面临着一些不确定的因素,除了原材料价格上升外,劳动力成本上升也是一大困难。“棉纺织行业招工难一直存在,一般纺织企业的开工率最多在80%。”马俊凯说,如果涨薪就会面临成本压力,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利润一直在低位徘徊,给工人涨工资困难不小。
在受棉价影响的同时,出口型企业利润还面临汇率波动、欧洲债务危机等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人民币升值将直接拉低出口型企业利润。近期,美国众议院通过了《汇率改革促进公平贸易法案》,业内人士认为,该方案的通过是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升温的体现,很多纺织服装企业感叹:订单更难接了,利润更薄了。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