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19日左右,是央行的议息时点。加不加息,如何加息,将左右这波行情走向。人们希望从央行的动作察看出决策层宏调思路的变化。
股市不惧加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等市场化手段,但货币手段加上行政干预,则会对市场发生极大利空作用。
按照惯例,为第二年经济政策定调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一般会在每年12月召开。而目前诸多专家预测,即将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很可能将会给明年的货币政策定调为“稳健的货币政策”。
或许,对未来流动性的担忧,是这波行情暴跌的主要因素。
在影响农产品涨价因素中,海外因素尤其美国的货币政策,是我国难以控制的,美国滥发货币导致世界大宗商品上涨和别国通胀,但美国货币政策制定者关注的是其本身的经济增长和通货紧缩,与中国货币政策的关注点背道而驰,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其贬值的趋势是长期的。因此某些国际大宗商品,如石油、黄金等价格的上涨仍存隐忧。
面对持续上涨的资产价格和日益凸显的通胀压力,亚洲新兴经济体纷纷启动新一轮货币紧缩。继中国、印度之后,韩国央行16日宣布第二次加息。然而加息一方面提高市场的资金成本,另一方面,将制约经济增长并给国际资本继续涌入提供动力。如何掌握加息的度,考验着宏观政策制定者。
政策的不确定性,将延长资本市场调整的时间和幅度。面对惊弓之鸟的市场,调控者将使出太极拳、迷踪拳还是七伤拳,不远的将来将见分晓。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