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市场流动性“入秋” 货币政策回归稳健
来源:证券时报 更新时间:2010/11/16 11:43:18   
>> 相关新闻链接
·天然气涨价 专家称对CPI影响有限 ·中国三季度GDP规模再次超过日本 稳居世界第二
·清理地方融资平台 财政部再度出招 ·颜色漂亮的橙子大多掉色 染色水果或致重金属中毒
·"网络医院"揭秘:专家电话都齐全 只卖假药不见面 ·我国首次以购买力平价换算经济总量 便于比较他国
·剑指外资购房 腰斩房企资金 楼市调控再下重锤 ·中国怎样赢得稀土之诉
·中行交管卡20元年费换卡50元:续卡还收年费 ·“瓷器爱国主义”只是一种传说

     市场流动性状况已开始步入“深秋”,即使没有大的资金扰动因素,银行间市场资金拆借利率也在稳步上扬。昨日各期限Shibor已是第三日全线上涨,7天资金价格最大涨幅多达9.24个基点。业内人士指出,未来这一趋势有望得到强化。

  未来货币政策的方向是“稳健”还是“适度从紧”?受访的多位机构人士指出,今年12月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即将定调货币政策方向,将会回归“稳健”而非“从紧”。

  由于欧美等主要国际经济体仍未同步复苏,外需不振对我国经济全面回暖构成挑战。招商银行高级金融分析师刘东亮表示,美联储为提振经济而推出QE2,在引来国际社会质疑的同时,对其本国经济的刺激效果何时显现仍有较大不确定性。同时,最近的爱尔兰债务问题也渐次浮出水面,整个世界的经济复苏步伐势必放缓,因此我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也不会很快退出。

  而国内经济复苏基础也未稳固,政策过于收紧将导致未来经济增速下行。融通基金公司总经理助理侯儒波认为,今年一季度开始货币政策的收缩,使得二季度宏观经济指标环比快速下降。在内生增长动力没有完全恢复之前,政策收紧过快将导致经济面临回落风险。因此,中国未来货币政策可能回归稳健而非从紧。

  国家针对房地产的调控仍在继续,房地产投资带动经济高增长的局面暂告一段落。民生证券宏观分析师郝大明认为,现在非房地产投资增速已经较低,明年四万亿投资也面临收尾,房地产投资一旦回落,经济可能失去动力,所以货币政策也不会明显收紧。

  今年10月新增信贷5877亿元大超市场预期,为减轻由此导致的资产泡沫,明年银行的绝对信贷额度将可能同比减少两成以上。西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王剑辉向记者表示,今年信贷实际规模仍超越7.5万亿元,考虑到年初至今市场中积累的超2万亿过剩流动性,预计2011年信贷额度会在5.56万亿元之间,货币政策可能会转为稳健或适度从紧。

  10月下旬加息后,市场对年内再度加息的担忧加重了政策收紧的预期。对此,侯儒波表示,除为解决负利率问题,我国加息还应考虑到海外主要经济体的低利率现状、资金价格提升将伤及国内实体经济以及将加重中央及地方政府债务压力这三点,因此采用数量调控管理好流动性应是首要任务。也有分析人士指出,国家不会仅仅为了控制高通胀、高物价而放弃保持经济的平稳增长,加息还是会比较慎重。

  此外,目前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部分“偏紧”,也减弱了货币政策继续加码的必要。侯儒波指出,近期被热议的房产税、房产税、车船税、环境资源税等,其作用点在于深化经济结构而非抑制经济过热,“硬币另一面”的货币政策选择也应该是转向稳健,而不会是立刻转到从紧。

 



责任编辑:cprpw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