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实施量化宽松政策,美国会因货币供应增长而导致美元贬值,从而有利于刺激美国的出口增长,缓解美国人认为贸易逆差扩大是导致当今美国失业率高企和经济增长乏力主要原因的压力,达到减少贸易逆差、增加就业的贸易再平衡目标,由此为增进国内就业和经济复苏提供一定的动力。
另一方面,美国实施量化宽松政策,无疑是等于向全世界发行美元,结果是必然会向其他国家特别是新兴经济体国家输出通胀。因为,利率几乎徘徊在零利率水平、额外创造的货币供应导致美元持续贬值,促使大量资金流出美元及美元资产并流向收益率更高的其他货币及其资产,这种货币套利的结果,相当于向一国发行了大量美元。当热钱或流动性大规模流入新兴经济体国家时,这些国家会面临物价上涨、经济过热压力。另外,新创造的大量流动性会导致金融市场上资产价格轮番上涨,如近期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这说明,美国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在向全世界输出美元的同时,也在向全世界特别是新兴经济体国家输出通胀,甚至会导致这些国家面临恶性通胀。为了遏制通胀或防范通胀压力,新兴经济体国家不得不采取“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以对冲量化宽松政策对本国经济及金融市场的巨大冲击,结果是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本国汇率的进一步升值。
如此看来,不平衡的货币政策(主要是量化宽松政策),结果是必然会导致美元的贬值与全球主要货币汇率的升值,汇率的剧烈波动加剧了全球贸易的不平衡,进而又进一步加大了全球经济的不平衡。从这个角度分析,美国等国推出量化宽松政策,正在不断加大全球经济不平衡风险。(乐嘉春作者系经济学博士)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