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我国,与石油相比,作为优质清洁能源的天然气,长期以来存在着价格偏低的现象,由此导致进口天然气与国内供气之间价格倒挂矛盾突出。这一方面成为油气供应商“进口即亏损”的难言之痛,另一方面也是国内天然气消费无序增长的原因之一。
“随着国际、国内能源市场供求形势变化,国内天然气价格偏低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促进资源节约,理顺天然气价格与其他可替代能源的比价关系,引导天然气资源合理配置,决定适当提高国产天然气出厂价格,完善天 然 气 相 关 价 格 政 策 和 配 套 措施。”国家发改委针对天然气价格调整的“宣言”,拉开了新一轮全国性气价上涨的序幕。
“气荒”之忧:市场供需严重失衡对外依存度不断加大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谈及近年来出现“气荒”的原因时用了四个字:“供需失衡”。据分析,造成供需失衡的根源,不是供应不足,而是下游市场需求迅速放大。有数据显示:华北地区天然气消费与 去 年 同 期 相 比 , 普 遍 增 幅 在50%以上;南方大部分用上天然气的地区,近一两年内消费量呈几何级增长态势。
据了解,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发展低碳经济的压力下,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和高效能源,近几年消费量获得了爆发式增长。特别是在中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天然气市场需求日益旺盛。
“使用天然气能减少二氧化硫和粉尘排放量近100%,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60%和氮氧化合物排放量50%,并有助于减少酸雨形成,延缓温室效应,从根本上改善环境质量。而且,我国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所占比例还很低,甚至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10。”有专家由此判断,“中国天然气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然而,由于我国自身储量严重不足,市场供需矛盾日益尖锐,特别是随着天然气进口量的不断增长,这给我国天然气供应增大风险。数据显示,我国自2006年成为天然气净进口国,进口数量逐年增加。2009年,进口量达78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超过8%;2010年,天然气缺口将达300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升至12.8%;2015年,中国进口天然气将占天然气消费总量的30%;到2020年,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将达到50%左右。
“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让人不得不产生中国天然气消费可能会陷入‘石油魔咒’的担忧。”一位长期从事油气资源研究的市场分析人士告诉《经济参考报》,“随着市场的扩张,未来中国的天然气消费可能变得和石油一样,成为依赖国际市场的重要能源。”据预测,今年中国原油进口将达7785万吨,对外依存度将超过54%。
中国石油大学中国油气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董秀成由此判断:“未来我国天然气的供应安全问题,可能会超过石油。”他呼吁,必须改变目前天然气消费市场无序扩张的现状,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制订科学发展规划,使天然气产业走出一条上下游相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增长之路。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