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今年的棉纱价格由每吨19000元已经涨到每吨37000元,翻了将近一番。生产厂家现在处于普遍的观望状态,一般都是进一批棉纱就生产一批产品,不再像原来那样大量库存棉纱。
专家认为,棉花涨价除了因经济形势好转,印度、美国等纺织服装行业主要国家增加对棉花的供给需求的外部原因外,中国棉农种植愿望下降也导致本国棉花产量下降。
马俊凯表示,与其他农作物相比,棉花补贴相对较低也影响种植积极性。“种粮有良种补贴、种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山东省每亩共计补贴83元;种棉仅有每亩15元的良种补贴,没有种棉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
2009年德州市植棉面积230万亩,比上年下降19%,降至7年来最低点,棉花单产减产20%以上,加工后的皮棉总产量只有17万吨左右,比正常年份减少8万吨。
中国城市居民在网络上用“棉花掌”来形容棉花价格上涨,与今年以来先后出现的“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糖高宗”等网络热词折射出当下中国人对吃穿用多方涨价的调侃和无奈。
11月2日,国家发改委公布10月份城市食品零售价格监测情况。在监测的31种产品中,近80%价格上涨。而在此前的9月,中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6%,CPI创23个月以来新高。
尽管今年棉价创出新高,但从新棉种植面积来看,棉农种植愿望仍在继续走低,预计棉价还将继续高位运行。马俊凯说:“德州市今年植棉面积仅有210万亩左右,比上年降低10%以上,降至十年来最低点。”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