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末河北钢铁企业或减至10家左右
记者从《意见》中同时发现,河北省对于钢铁产业的整合重组已经形成一个长远规划。
首先,意见要求省发展改革委要按照控制总量、淘汰落后、兼并重组和搬改造相结合的原则,尽快制定全省钢铁产业布局规划,促进钢铁生产能力向沿海、资源和市场优势明显的地区转移,进一步优化全省钢铁产业布局。把省内所有钢铁企业纳入调控范畴,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控制总量、有序发展。按照市场化运作、企业自愿、政府引导的原则,支持全省各类钢铁企业开展兼并重组。
张文胜表示,事实上河北对于整个钢铁产业发展早有远景设想,即在整合重组的基础上,能够形成以河北钢铁集团为代表的四大钢铁集团板块。目前河北钢铁集团板块已现雏形,唐山、武安等地的民营板块整合还有一大段路要走。
按照河北省的产业规划,将着力培育3至5家具有较强实力和明显竞争优势的大型钢铁企业集团;到“十二五”末,全省有冶炼能力的钢铁企业(集团)减少到10家左右;力争省内生产规模排名前5位的钢铁企业(集团)钢产量占全省产量的10家左右;力争省内生产规模排名前5位的钢铁企业(集团)钢产量占全省产量的比例由2009年的48%提高到2015年的75%以上。
■不积极参与重组企业将被限贷、限电
在此前的钢铁企业重组过程中,整合方式和途径是最大问题。国有钢铁企业的整合重组尚可通过多种形式由政府或主管部门推动,但民营钢企的整合由于涉及更多实际“利益”问题,无法如预期中顺利。对于河北此番大举推动的钢铁企业整合,有观点甚至将其与山西对民营煤炭企业的重组进行类比。
以河北钢铁集团为例,2010年在资本层面进行的一系列整合重组动作非常亮眼。今年1月,河北钢铁完成跨越沪深两大交易所的3家钢铁上市公司换股合并之后,对旗下资源的整合重组实际上一直没有停止:对主业整合明确了“先合并、再注资”的分阶段实施策略,先完成唐钢股份、邯郸钢铁和承德钒钛3家上市公司的整合,3年内将其他未上市钢铁主业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实现钢铁业务一体化;而在主业整体上市基础上,借助资本市场平台,择机进行省内外主业及相关产业的兼并收购,谋求参与境内外矿权资源开发,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并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加大技术改造等措施推进钢铁主业的优化升级。
按照河北钢铁集团今年年初提出的整合计划时间表,未来一年,集团将向股份公司注入宣钢集团、舞阳钢铁两项优质资产。未来3年内,集团还将把邯钢新区、不锈钢公司等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
而在资本运作之外,有消息称河北钢铁集团将以“委托经营管理”的新模式对多家民营钢企进行联合重组,即河北钢铁集团向这些民营钢企输出管理、技术,并可能持有其部分股权。
不过这一消息没有得到河北钢铁集团的证实。
其实,业内人士对于这种形式并不看好,最终有可能形成“整而不合”的尴术,并可能持有其部分股权。
不过这一消息没有得到河北钢铁集团的证实。
其实,业内人士对于这种形式并不看好,最终有可能形成“整而不合”的尴尬局面。
但这次省政府为推重组显然要出“重手”:“鼓励支持上下游产业链重组,创造重组整合新优势、新途径、新模式,推动全省钢铁工业结构调整迈上一个新台阶。”对具备重组条件不积极参与重组的钢铁企业,不允许其落后产能就地改造,并采取收缩信贷、限制供电等措施,促其退出钢铁行业,确保钢铁产业重组顺利进行。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