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国范围内的第四轮大规模的“家电下乡”招标工作再度启动。如果算上此前的两轮区域试点的招标,自2008年12月以来的不足两年内,下乡产品的招标已步入第六轮。
此前,国家曾规定,对于下乡企业和产品原则上是一年一招标来确定。去年,随着国家对下乡政策的调整,考虑部分家电产品更新换代快、价格波动大的因素,一些产品的招标次数改为一年两次。
不过,多位家电企业在接受采访时却抱怨,“下乡招标太频繁,像冰箱、空调、洗衣机、电磁炉、微波炉等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远没有达到需要一年两次招标的程度。今年2月份才中标的下乡产品和流通资格,不到1年便要在今年底全面废止,企业为了参加家电下乡投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投标成本大幅增加
一位业内知情人士透露,“招标前,所有的产品要送到国家认可的检测机构、获得国家检测合格的检测报告,这笔费用的开支在几万元到几百万元不等,主要看企业的投标型号数量。其次,所有产品的中标费是1000元一个型号,一年多招标几次,费用就要成倍增加。再者,每个企业在各个省的下乡操作保证金在30万元,如果中标全国就是上千万元的投标。”
此外,不少中小企业了为增加中标的把握,在这一过程中还要面向评委付出一笔不小的公关费用。知情人士透露,“这些去公关评委的企业,主要是实力与规模都不大的中小企业,其中以太阳能热水器、冰箱、空调领域居多。”
“其实,当前我国空调、洗衣机、冰箱、热水器、微波炉的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并不快,一年一次完全可以。”多位企业人士如是说。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