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提是,中国政府不控制人民币升值预期。
这也容易。10月15日美国推迟定义中国为“汇率操纵国”,从某种程度上压制了中国管理人民币升值预期的手脚。尤其是中国进入加息周期之后,人民币的升值速度还会加快,而且至少会有10%以上的涨幅。
而且,发达国家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还在继续,投资者对欧美货币的信心会持续减弱。在许多弱势国家的货币已经大幅升值6%~20%的前提下,刚刚完成3%升值幅度的人民币必定予市场以升值潜力巨大的预期。相应地,人民币资产当然会变成被强力追逐的对象。尤其是以贬值货币计价的升值货币资产,比如,H股、N股、红筹股等以港元或美元计价的人民币资产,必将更加受到“热钱”的追捧。
香港毕竟是中国大陆的金融前沿,流入内地的“热钱”大都需要经过香港,而且香港的金融开放制度决定了资金流动相对方便。所以,香港“热钱”堆积会越来越多。
升值过程中最大的机会是什么?逐利资本的流入。中国人管它叫“热钱”,几乎是个贬义词。而在西方人眼中,这是风险偏好非常高的“优质资本”。对于正常投资的“热钱”他们不仅不打,而且持欢迎态度,用各种各样的政策引导资本流入他们希望发展的领域,以加快经济发展。
最近有一件事很多人不理解:新加坡政府在许多国家纷纷放宽货币,抑制“热钱”流入的时候,他们却反其道而行之,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让新加坡元升值。为什么这样做?我认为,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新加坡希望趁港币随美元贬值之际,用升值吸引“热钱”流入,与香港争夺亚洲金融中心的地位。
这确实是一步“高棋”。香港执行的是联系汇率制度,这样一种绑定美元的货币政策,一定会使港元跟随美元贬值。而新元一升值,势必使国际上的大量“热钱”更加青睐新元资产,而大量流入新加坡。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