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要科学定位。环首都经济圈的总体构想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在紧邻北京、交通便利、基础较好、潜力较大的县(市、区),重点突破,以点带面,打造环首都经济圈,简称“13县1圈4区6基地”。13县(市、区),就是涿州市、涞水县、涿鹿县、怀来县、赤城县、丰宁满族自治县、滦平县、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香河县、广阳区、安次区、固安县;1圈,就是以新兴产业为主导的环首都经济圈;4区,就是在环首都经济圈建设高层次人才创业园区、科技成果孵化园区、新兴产业示范园区、现代物流园区;6基地,就是在环首都经济圈内建设养老、健身、休闲度假、观光旅游、有机蔬菜、宜居生活基地。环首都经济圈的发展定位是:通过加强与首都地区的对接融合,把环首都地区打造成为综合实力雄厚的经济崛起圈,打造成为吸纳首都产业转移的新兴产业圈,打造成为独具魅力、舒适怡人的休闲度假圈,打造成为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的生态环保圈,打造成为安定和谐、宜居宜业的幸福生活圈,打造成为各具特色、靓丽精美的明星城市圈。
三要优化环境。一是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形成亲商、引商、扶商、安商的浓厚氛围。二是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树立创新意识和“特区”理念,对首都转移的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节能环保产业项目,在土地、注册、审批、税收等方面给予最大限度优惠。省、市政府及所属部门的审批权限,除个别需政府把关的特殊行业外,一律下放到13个县(市、区)政府及园区的管委会。三是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全方位完善配套服务,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为客商提供全方位的便利条件,使他们生活上舒心、工作上安心、发展上尽心、创业上倾心。
四要重点突破。加快推进四类园区:一是推进高层次人才创业园区建设。在环首都13个县(市、区)规划建设高层次人才创业园(规模不低于5平方公里),每个县(市、区)建设一个以公共租赁住房为主体的“人才家园”(总量不低于10000套),为高层次人才来冀创业提供住房和生活服务。二是推进科技成果孵化园区建设。以完成科技成果中试阶段为主要目标,吸引首都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科研成果入园孵化。三是推进新兴产业示范园区建设。以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产业和高端服务业等为重点,积极承接首都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转移。四是推进现代物流园区建设。利用北京广阔的市场和巨大的物资流动需求,规划建设面向首都、辐射全国的仓储、配送、运输等现代物流产业园。
加快建设六大基地:一是建设养老基地,逐步建立与北京人口老龄化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养老服务体系。二是建设健身康复基地,培育集保健、康复、锻炼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体系。三是建设休闲度假基地,打造大型旅游综合体,开发建设一批精品休闲旅游品牌。四是建设观光农业基地,规划建设一批集农家游、旅游观光、生活体验于一体的现代农业观光园。五是建设蔬菜发展基地,力争经过2-3年的努力,使河北蔬菜在首都市场的占有率达到60%以上,高档蔬菜占到30%以上。六是建设宜居生活基地,营造环境优美、便利舒适的生活环境,吸引首都居民购房置业。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