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要项目聚集到位。强化基础促聚集,加快聚集区内路、电、水、气、讯、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项目入区即可具备开工条件;招商引资促聚集,放眼省外、境外、国外,特别是要瞄准京津、瞄准中直单位、瞄准中央企业,大力引进项目和资金;调整结构促聚集,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引导分散布点的老企业实施搬迁改造,向工业聚集区聚集;战略先导促聚集,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现代装备制造等重大项目,使之成为优先产业、主导产业;统筹城乡促聚集,抓住深入推进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和新民居建设的有利时机,推动项目向园区投放、工业向园区转移、企业向园区集中。
三要政策落实到位。要更新观念、开阔思路,改革创新、敢为人先,有战略意识、长远眼光,算大账、算长远账,不计一时得失、不计眼前利益,制定特殊的政策措施,吸引更多的大项目、好项目落户聚集区。要贯彻好中央政策,借鉴好外地政策,落实好省定政策,完善好配套政策,努力打造政策梯度差,形成工业聚集区发展的“洼地效应”。
四要环境到位。优化人文环境,真正做到企业建设到哪里、项目推进到哪里,各项服务就跟进到哪里;优化法制环境,为投资者提供公平公正、诚实守信的法制环境;优化舆论环境,形成有利于推进工业聚集区建设的浓厚舆论氛围。制环境;优化舆论环境,形成有利于推进工业聚集区建设的浓厚舆论氛围。
五要责任落实到位。领导要到位,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负总责、亲自抓,分管负责同志要负起直接责任、集中精力抓,各级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要负起具体责任、全力以赴抓。部门要支持,尽职尽责,密切协作,合力推动工业聚集区发展。聚集区要实干,抓住机遇、用好政策,加快聚集区建设步伐。企业要主动,发挥好主体作用,促进产业集群式发展。全社会要参与,形成人人关心工业聚集区、人人支持工业聚集区、人人为工业聚集区建设发展作贡献的良好局面。
赵勇指出,要切实加快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等工作,努力破解土地、资金、人才等瓶颈制约,将工业聚集区建设与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优化生产力布局、节能减排和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统筹推进,全面提速工业聚集区建设进程。力争到“十二五”末,全省工业聚集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000亿元、工业增加值950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30000亿元,分别占到全省的35%、60%和60%;主营业务收入1000亿元以上的工业聚集区达到3-5个,500亿元以上的达到10个以上,100亿元以上的达到100个以上。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