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间,我国累计发现矿产地900余处,新增资源量煤炭1300亿吨、铁矿石50亿吨、铜3850万吨、钾盐4.6亿吨、铝土矿4.5亿吨。
记者近日从国土资源部获悉,我国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取得丰硕成果。12年间,我国累计发现矿产地900余处,新增资源量煤炭1300亿吨、铁矿石50亿吨、铜3850万吨、钾盐4.6亿吨、铝土矿4.5亿吨,在中西部地区形成十大资源基地,有力缓解了矿产供需矛盾。
10月9日,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中的“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程”成果交流会在京召开。据介绍,12年间,作为国土资源大调查的重头戏,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程累计投入40亿元中央财政经费,设置1200多个项目,钻探工作量达160多万米,在新发现矿产地、新增大宗紧缺战略矿产资源储量、引领拉动社会投资找矿、改变我国工业格局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
新发现矿产地900余处,其中,新发现大型、特大型矿产地152处。以新增我国大宗紧缺矿产资源量最为抢眼,其中新增煤炭1300亿吨、铁矿石50亿吨、铜矿3800万吨、钾盐4.6亿吨、铝土矿4.5亿吨,新增的铜矿资源量相当于新中国成立以来查明铜资源储量的一半,大大增强了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和主动权。在松辽盆地外围、西北银额盆地、西南中上扬子盆地等三大陆域油气新区,已证实具有较大勘探远景,新圈定出一批战略选区。
十大新的资源基地初步形成,将改变我国的工业布局。这十大资源基地为:藏中铜矿基地、滇西北有色金属资源基地、东天山有色金属资源基地、罗布泊钾盐资源基地、北方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基地、阿吾拉勒铁资源基地、乌拉根铅锌资源基地、念青唐古拉山有色金属基地、祁漫塔格有色金属基地和大场金资源基地。这些基地主要分布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充分体现了东部地区向深部第二空间、中西部地区着眼新区发现的找矿思路。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