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钢11月的出厂政策颇为温和,更在预期之内。”昨日,兰格钢铁网分析师李钊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这是基于目前钢价走势的一种理性选择,且对多数下游用户来说,宝钢的价格政策也颇为合理。”
“确实,相比国庆节后‘开门红’的钢价走势,宝钢刚刚出炉的11月价格政策较为‘淡定’,没有随着钢市走强而全线上调。”联合金属网分析师胡艳平认为,本次调价也是有迹可循的,“实际上,在9月和10月的价格政策中,宝钢每吨上调450元至1150元不等,幅度很可观。但国内钢市并未出现一帆风顺式的上涨行情,而是波动走高,因此代理商目前正在承受倒挂之苦。加之四季度末代理商将与钢厂签订下一年度合同,综合种种因素,宝钢需要从政策方面作出姿态,以维护、巩固与代理商的合作关系。”
胡艳平还坦言,宝钢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其对后市的“不怎么看好”,“传统意义上,10月后钢市就将步入淡季,且根据我们的统计,宝钢相关品种的订货情况普遍不及之前”。
实际上,在目前的市场中,“淡定”的不止是宝钢。在宝钢调价的同一天,国内30多家大大小小的钢厂同样“淡定”地公布了出厂政策。其中,民营钢企沙钢集团就仅让高线及盘螺价格每吨上调了50元。此外,分析人士认为,在宝钢等钢厂的带动下,其他主流钢厂如鞍钢和武钢的调价幅度或将与宝钢差不多。
钢价还能涨?
“对于正处于上涨态势中的钢市来说,宝钢的温和政策显然无法起到助推作用。但短期来看,其相对较高的订货价格仍将对整体市场形成支撑,国内整体钢市仍处于上行态势。”胡艳平说。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