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建设将进入高峰相关企业空间广阔
上海证券报记者日前了解到,整个“十二五”电力行业规划中,将强调对水电、核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进行大规模投资,火电将大举让路,装机量退居70%以下,清洁能源装机将超过30%。具体来看,清洁能源中,风能设备这几年市场猛增,但是竞争激烈,光伏市场竞争更为激烈,而核电设备行业则以其高门槛和巨大的市场空间,有望成为最具潜力的投资方向。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总经理汪建平表示,我国已在16个省市中初选核电厂址51个,机组244台,装机规模2.7亿千瓦,其中沿海1.5千瓦,内陆1.2亿千瓦。按目前核电建设进度,2015年可达到4000万千瓦。2020年核电装机要达到7000万千瓦,“十二五”期间需开工3000万千瓦。
也就是说,到“十二五”末期,核电机组将在现在不到1000万千瓦的基础上增长三倍。而截至2010年6月底,我国在建核电机组23台、总装机2540万千瓦,占世界的40%,已经成为全球核电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其中的市场空间巨大。中银国际8日发布报告预计,我国将在“十二五”期间进入核电建设高峰,之后我国核电建设将保持较平稳的节奏,每年大约建设6-8台机组,对应装机容量接近800万千瓦。按照核电站单位造价15000元/千瓦,设备费用占项目总投资60%计算,每年核电设备投资高达720亿元,相关企业面临广阔的市场空间。
而按照业内机构的预计,近期很可能会出台调整后的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2020年我国核电装机的发展目标可能会确定为8600万千瓦,高于预期。由此,核电装机容量将增长近8倍,成为增长最快的新能源。
而我国的核电设备制造业主要为大型国有企业垄断。这是由核电设备的高技术壁垒所决定的。我国的核岛设备主要为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动力集团和一重集团四家企业分享。常规岛设备方面,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和哈动力垄断了国内市场,其中东方电气占到50%的市场份额。辅助设备市场主要由技术实力较强的机械制造企业占据。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