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分钟后记者赶到宾馆,却遭遇了另一个尴尬:自行车根本没地方停放。在宾馆附近方圆两公里,记者居然没找到一个自行车存放处,原来仅有的一个自行车寄存处也刚刚变身成一个小型停车场。
无奈之下,记者只好把自行车骑到宾馆,在宾馆门前找地方存放。哪知道刚刚准备锁车,保安走过来警告记者:宾馆门前不能停放自行车,如果随意停放将予以没收。当记者问及原因时,保安说,这是星级宾馆,门前有自行车影响宾馆的形象。
于是记者推着自行车来到一家停车场,找到管理人员,请求把自行车停放在这处机动车停车场内。管理人员当场拒绝说,还从来没有人到停车场停放自行车呢。记者再三请求,并提出愿意缴纳和机动车一样每次2元的停车费,管理人员还是不同意。最终记者将停车费提高到4元,管理人员才勉强同意给记者一个停车位停放自行车。于是记者付了机动车停车费两倍的费用之后,将自行车停放在一排汽车中间的停车位上。
听完记者的讲述,朋友们纷纷表示无奈。他们说,现在国家提倡低碳出行,但对普通群众来说,低碳出行却并不容易,城市机动车保有量大量增加,城市道路交通设施都在向机动车倾斜,马路上的自行车道、自行车停车场等硬件建设没有得到政府的充分重视,低碳出行何其难?
据统计,目前兰州市的机动车保有量已经从10年前的11万辆增加到37万辆。从9月开始,兰州市政府开始对这个市15%的车辆进行限行,尽管限行对缓解城市交通起到了一定作用,但记者认为,限行并不能彻底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要让人们接受低碳出行方式,政府必须有所作为,要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城市道路规划和管理等方式,为低碳出行创造应有的条件,只有当人们觉得低碳出行更方便时,这样的出行方式才能被接受。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