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杭州10月9日电(记者李亚彪 商意盈)刚刚从父亲手中接过董事长位子的邹立涵,时不时会同父亲拍着桌子大吵一架。“父亲喜欢买设备盖厂房,我更偏向于保证流动资金的充裕,但父亲听不进不同意见。”这位1982年出生的女孩子说,“真正掌权的还是父亲!”
在中国跨入改革开放后的第二个30年之际,身为一家纺织企业董事长的邹立涵同成千上万民营企业二代一样,怀揣着复杂的心情考虑如何从父辈手中拿过接力棒。
然而,让这些未来可能主宰中国经济的民营企业二代们最困扰的是,多重“代际冲突”,正使这条交接班之路显得格外艰难。
多个机构的研究表明,中国民营企业将在未来5到10年间迎来密集的“大换班”时期。
民营经济发育最早的浙江省面临的状况在中国最具代表性。据浙商研究会调查,目前全省超过八成的家族企业面临接班问题。
年近70岁的方太集团董事长茅理翔说:“第一代创业者中多数处于55岁到65岁的年龄段,他们的身心状况、知识结构、思想观念与市场把握能力显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
在方太集团所在的宁波市,民营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0%。不少企业主们正接近或迈入老年。但二代们的表现并不让父辈们感到如其所愿的那样乐观。
宁波市一位66岁的民营企业董事长,仍在一线工作。“儿子在外地一家外贸公司工作很出色,女儿在美国定居,两人都不愿意接班。”
北京一家研究机构对民营企业二代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受访者中不足两成表示愿意接班,到家族企业中工作。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