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开晃:他们公司来投资的成本来界定。当然学校当初答应公司既然投资肯定要受益,不然怎么来投资。
然而,当记者问到目前向学生收取的高价热水费是否经过物价部门批准,校方则表示,学校已经向物价部门报批。
张开晃:按我的理解现在是虚拟的价格。还不是正式地收。正在申报,还在办理中,物价局如果定下来是多少就多少吧。
一吨热水66元的高价能顺利通过物价部门的审批吗?福建省物价局办公室信息科科长张增田很明确地表示,他们没有单独批过该类费用,至今也没有任何学校申报过该类费用。
张增田:没有收到他们费用的报批,没有说有这个费用要我们批,没有这个申报。
物价部门解释,高校收取的住宿费标准中已经包含了水电费等相关费用,即使因为改善了住宿条件,也必须相应调整住宿费标准并按照正常的途径报批,而不是单一地另外收取水费或者电费。
张增田:你没报程序,擅自提高标准,本身学生住宿费标准是报物价部门来批的,不是你学校想调就调,想提就提的。
学校以环保的名义,引进了太阳能设备;又以太阳能的名义,卖出了66元一吨的天价热水。巧立名目之下,“环保”成了“昂贵”的同义词。学校是在与企业合作,还是在向企业看齐?连学生的洗澡水都无法保证,谈什么综合发展,谈什么人文关怀?中国之声也将持续关注事件进展。(记者葛朝兴)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