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中铝系”的崛起,打破了中铝的垄断地位,并让中铝陷入被动的转型中
财经国家周刊报道冶金部撤销是中国铝业“战国时代”的开篇。山西铝厂、河南铝厂、山东铝厂、广西平果铝厂等国内七大铝厂独立出来。这些铝厂虽名义上受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节制,但实际上独立经营、自负盈亏,从原材料到生产、销售都是各自为政。
2001年中铝公司成立之后。七大家最大的氧化铝厂成为中铝公司各地分厂。
“中铝公司成立,实际上是为七大各自为政的氧化铝厂找了一个管家。”中国有色协会副会长文献军告诉《财经国家周刊》。
中铝公司成立后的十年内,迅速完成了对七大氧化厂的统一,接管了各分厂的铝土矿以及统一部署生产、销售,并实现了对各“藩王”财务大权的集中,各地分厂实质上仅成为中铝公司的生产车间。
“这也意味着中铝公司垄断了中国氧化铝市场。”一位多年从事铝行业的资深人士指出,此后氧化铝进入中铝所控制的暴利行业阶段。经过2003年、2004年连续10次价格上调,2005年、2006年价格最高曾超过每吨6000元。中铝公司借此实现了大量的盈利。
这一时期内,中铝公司利用对上游材料氧化铝的控制强势收购了大量的电解铝、铝材加工企业。
而今年以来,氧化铝价格已经回落到中铝公司成立之前的价位。最新的数据显示,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2600.HK,601600.SH下称中铝股份)的氧化铝现货出厂价为每吨2750元。
氧化铝价格回落的背后,是中国氧化铝市场回归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