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看起来并不可能平衡双边贸易,但是,未来形势看起来对美国企业获利却相当有利。过去20年,美国企业得益于中国生产成本低。现在,中国劳动力市场正趋于平衡,工资开始快于名义GDP上涨,美国公司又可以开始将在中国制造的产品,以在美国的售价卖给中国消费者,以此获利。事实上,美国名牌商品在中国的售价更高。苹果、通用汽车、肯德基、耐克、宝洁等都因中国消费增长而获利极大。再过15年,中国的消费市场堪比美国。届时,许多美国跨国公司可在中国获得比在美国更多的利润。标准普尔500公司的收入,几乎有一半来自海外市场。中国的增长能够进一步提高这一份额。据估计,美国养老基金有6万亿美元的缺口。如果美国股市上扬,海外盈利增加,就可以填补这个漏洞。
在货物贸易方面,美国向中国的出口增长很可能会持续大于从中国的进口。农产品、自然资源和设备名列美国出口至中国商品的前茅。不过,由于基数效应,未来十年或更长的时间内,双边贸易逆差还将居高不下,在可预见的未来可能还会继续增加。由于中国与资源丰富的国家的贸易都会出现逆差,美国需要加强对这些国家的出口。这可能是美国在十年内实现贸易平衡的惟一办法。
美国出口到中国的产品增加最快的是农产品和资源产品。美国在这些领域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考虑到环境方面的因素,贸易政策并不有利于这些产品的出口。而美国发展这些行业的空间很大。若想平衡双边贸易,重点或许应该放在宏观方面,而非微观方面。
风暴正蓄势
虽然眼下不太可能出现贸易战,未来几年,中美贸易摩擦可能加剧。专门针对某种商品的保护措施会激增。中国企业会越来越难以在美国销售它们自主开发的产品。从本质上讲,中美贸易会越来越集中在美国跨国公司中。显然,这对中国公司来说不是好消息,因为这些公司渴望树立自己的品牌,或者建立它们自己在美国的分销渠道。中国可能会作出反应,限制美国跨国公司在中国的业务。虽然两国贸易将继续发展,但是,增长率将大幅度减缓。我怀疑,在未来十年内,双边贸易发展的速度可能还不及过去的一半。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