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所取舍的突破
宣传片如何对中国社会形象进行描述,也同样关键。本次中国形象宣传片在深入中国社会现实方面或许将取得突破,而这种突破就可能体现在由11个章节组成的15分钟专题片“角度篇”中。
所谓“角度篇”,主旨在于向国际观众说明,当今中国社会有哪些现象需要换个角度解读。“我们的主题是,把中国解读给你看,希望看完之后,你会觉得和以前的认知有所不同。”朱幼光说。
“角度篇”的章节涉及政治、法治、环境、民族等多种中国当下备受瞩目甚至尖刻批评的领域。针对这些热点,制作团队精心记录下了意味深长的画面:少数民族青年在新疆的山坳之间拨打手机,云南山区的法官在民居里判案,北京老人在银行里储蓄人民币??而文字脚本中甚至还包括了中国第一次进行村干部基层选举的图片资料。
“我们通过这些镜头反映中国的民生和生动的社会。”朱幼光介绍。
每一版文案的通过都要经过国务院新闻办官员和国内外专家团队的讨论,工程规模不亚于2008年奥运会的创意项目。
“我们也会把握一部分尺度上的要求。比如考虑到观众的接受程度,尽可能不拍摄‘脏、乱、差’的场面,当下的一些具体新闻事件我们也不会体现。但我们是诚恳的、客观的,在捕捉真实的同时,兼顾观赏性和美感。”高小龙坦言,他的镜头中也会尽力回避“官话”。
“所有的工作都要有取舍。”朱幼光说,形象宣传片制作的每一步走起来都“如履薄冰,十分慎重”。
在研究中国对外公共关系的何辉教授看来,并没有必要刻意回避中国诸多现实问题。“希望建构好的国家形象,并不一定意味着这些绝对不能在国家广告片中呈现。完全可以做一条广告,把中国所有面临的问题,如环境、污染、腐败问题展现出来,然后表明,‘中国政府正致力于改变这些问题’。这样的广告同样具有冲击力,为什么不可以表现呢?”
“当然,希望在国家形象广告中把我们好的一面展现出来,这是理所当然的,它表达着我们的希望,也是我们的目标。毕竟外媒有很多关于中国的片面报道,这些内容会让外界对我们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他补充道。
实际上,对中国现实社会图景的取舍,不仅考验着今天的记录者和观察家们。
2007年去世的意大利记者和现代主义导演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于1972年受中意两国政府委托拍摄的时长近4小时的纪录片《中国》,虽然曾在中国国内被列为禁片,却成为了国际社会了解中国开放之前的珍贵影像。在和本轮国家宣传片拍摄时长差不多的时间里,这名意大利人走访了北京、上海、河南红旗渠和江苏苏州等地,记录中国的农村、荒漠以及中国人的生与死。
安东尼奥尼曾回忆说,拍《中国》时的他,用摄影机记录他眼中有趣的日常生活。但这种写实主义的记录被1974年的《人民日报》定义为“对新中国极端仇视的心理”的“反华影片”,导致该纪录片在中国的第一次放映推迟了32年。当2004年11月北京电影学院放映厅以学术名义播放此片时,一票难求,盛况空前。今天,这部纪录片的影像对于在国内的互联网用户已经触手可及。
近40年过去,虽然本轮形象宣传片将不在国内电视台播出,但不难预料,通过互联网将能看到这一制作。
何辉教授认为,国家形象宣传片可预见到的效果之一,便是引起众人对于中国人生活状态的谈论,并让外国人增进对中国和中国人的兴趣。
朱幼光已经可以预见国内的反响,甚至于网民的“拍砖”。
“其实,国内的民众每天看到的都是最精彩的中国形象。”他说。 ★
(实习生陈俊宇、刘艳萍对本文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