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6月,央行关于《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出台,对主打网络购物的第三方支付机构进行规范;7月1日起,网络购物被政策纳入“实名制”轨道;从9月1日起,海外代购免税额从原来最低400元以内降到50元以内……
2010年,对于迅猛发展的网络购物来说无疑是“政策年”,一系列政策法规的密集出台正在对这个行业的走向产生重大影响。是促进发展还是与民争利,出台管理措施的政府部门需要秉持正确理念;是继续野草般生存还是走上规范发展之路,网络购物企业更需要认清形势。
海外代购网店:黄金时代进入黑铁时代
对热衷于海外代购消费品的“潮人”们和习惯于代购国外品牌奶粉等育儿产品的年轻父母来说,以下消息无异于当头一棒:海关总署最近发布公告,规定个人邮寄进境物品从9月1日起应征进口税税额在50元(含50元)以下的,海关予以免征。而此前,应征进口税税额最低在400元以内,海关予以免税。这意味着,以后海外代购的成本将大幅增加。
海外代购一直备受都市白领的青睐。消费者在网上代购海外的奢侈品牌箱包、化妆品等至少比国内专柜便宜1/3,大部分便宜货都是利用个人进境邮寄物品关税免税额挣出的“差价”,还有一些消费者借此渠道购买国外品牌奶粉等国内买不到的消费品。尤其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一些国家货币贬值使得海外代购更加火热。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海外代购的市场交易规模达到人民币78.2亿元,并有望在2010年底达到110.3亿元。海外代购火了,税收却流失了。对此,海关总署监管司表示,此次我国提高邮寄免税门槛,主要是由于近年来各种海外代购及海外直邮数量急剧上升,造成关税流失严重。
邮递物品免税额大幅下调,最受冲击的是以境外代购赚取差价或代购费的网络卖家。这些卖家有不少是海外留学生和国内亲朋合伙,他们对9月1日实行的海关政策非常敏感,目前一些代购网店已经贴出了全线涨价的声明,而心怀不满的消费者只能在政策出台之前加紧购物。
专家表示,虽然关税门槛提高对海外代购行业是重大打击,但海外代购仍然具有价格优势,不会马上消亡,只是发展速度将会放缓。此外,借助政策的威力,一些没有直接资源的小企业将被市场淘汰,该行业也将借此整合。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