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可以跨过“中等收入陷阱”吗?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要部署。研究调整和优化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比重的思路,是今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点工作。为什么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和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如此重要?当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应当采取什么措施加以解决?
随着我国国民收入的快速增长以及收入分配矛盾的不断凸显,学术界出现了中国是否会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讨论。鉴于这是一个关乎我国经济长期增长前景的大问题,我们有必要进行深入探讨、提出应对措施。
何谓“中等收入陷阱”
发展经济学认为,当一国人均国民总收入超过3855美元之后,如果经济能继续发展、产业结构能顺利升级,那么,该国就将进入发达国家行列。但历史经验表明,这一阶段恰恰是中等收入国家需要应对诸多复杂的技术、经济、社会和政治挑战的关键阶段,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陷入经济增长回落或长期停滞的境地,故被称为“中等收入陷阱”。例如,拉美一些国家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直到2007年,它们仍然徘徊在人均GDP3500—6000美元的发展水平上。
为什么这些国家落入“中等收入陷阱”而难以实现持续增长呢?主要有以下原因。第一,城市化与工业化脱节。制造业和基础设施发展严重滞后于城市化,而城市化则缺少必要的物质基础和财力的支撑,因而随着农村居民大量盲目涌入城市,就业问题、住房问题、收入问题及社会保障问题凸显出来。>>>点击详细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