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电视台消息:大家在新闻里会经常听到一些专业术语和数字,比如像CPI、工业增加值等等,这些术语听来耳熟但对于大多数人又显得陌生,前不久,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今年7月CPI同比上涨3.3% 、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4%等等,这些数据实际上和我国的经济现状密切相关,那么,这些数据是如何统计出来的?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又意味着什么呢?
CPI是怎么来的?
在北京市西城区的一家超市里,经常能看到这样一位特殊的顾客,她在超市里往往只看不买,不但看还详细记录各种商品的价格。这位特殊的顾客就是北京统计局的价格调查员韩玉敏,她每个月都要去超市6次,了解商品价格变化。
韩玉敏在超市里调查的数据就是CPI,也就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这个指标数据反映的是居民生活成本的变化。那么这个数据是怎么调查出来的呢?
据了解,他们的调查内容涉及食品、烟酒、衣着等八大类,262个基本分类的代表规格品。调查范围涵盖了全市16个区县,对价格变动比较频繁的商品也就是鲜活商品,每5天调查一次价格。
目前,世界各国基本都用CPI来反映通货膨胀的程度。1--7月份我国CPI同比上涨2.7%。
7月份,CPI比去年同期上涨3.3%,比今年6月上涨0.4%,涨幅创年内新高。是什么原因造成7月份CPI的上涨?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介绍,“7月份同比增长3.3个百分点,有2.2个百分点是由翘尾因素(也称滞后影响)形成的,另外1.1个百分点是由新涨价因素引起的。在新涨价中,主要是由于食品价格上涨带动的。”
虽然7月份的CPI比6月份增加了0.4%,但不少消费者却觉得这与实际生活中感受到的物价上涨幅度不符,比如在7月份全国蔬菜水果价格有20%左右的增长。从数字表面看差距的确很大,但是CPI是一个总体指标,反映的是价格总水平,是吃、穿、用、住等八大类商品加权计算后的综合平均数,其中既包括上涨的商品,也包括了下跌的商品。尤其是八大类商品有一个权重比例,食品支出的权重比例只占总支出的30%左右,而蔬菜水果在食品中又只占一小部分,所以蔬菜水果价格的高涨幅融入整个CPI,影响就不大了。那么食品只占居民消费30%这个比例又是如何核定的呢?它是通过统计员每月入户收集家庭账本得出的,账本记录了家庭成员的收入和消费支出的方方面面,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权重比例就是通过这个账本统计出来的。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