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7月份中国经济七大数据点评
来源:新华社 更新时间:2010/8/14 8:58:03   
>> 相关新闻链接
·元氏投资50亿元打造石家庄南部卫星城 ·发展改革委:预计3季度CPI将略有波动
·尾声还是序曲 粮价成CPI最大变数 ·宏观调控成效显著 国民经济稳健前行
·永年:文化先行旅游跟进 ·开滦:转型“转”出新成效
·防通胀,更要防通缩 ·“穷市长”挑战郎咸平
·CPI如何才能沿着正常轨道发展 ·7月CPI同比增长3.3% 再上通胀警戒线

    呈现总体良好发展态势 但也面临极为复杂的形势

   新华社北京8月13日电 (记者 刘铮 王 希 王优玲)  国家统计局、中国人民银行、海关总署等部门近日密集发布了7月份国民经济运行的各项主要数据。中国经济在下半年的第一个月呈现总体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也面临着极为复杂的形势,处理好保增长、调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更显重要。

  CPI:未超出预期可望走稳

  居民消费价格(CPI)是公众关注的焦点。CPI在7月份扭转了前两个月的放缓趋势,再度攀升。3.3%的同比涨幅不仅比上月提高了0.4个百分点,而且创下了21个月来的新高。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分析认为,7月份CPI的小幅上升主要受临时短期因素的扰动,其变动幅度并没有超出社会预期。CPI环比上涨0.4个百分点中,猪肉和鲜菜价格分别影响0.3和0.1个百分点。

  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分析认为,综合考虑今年以来灾害性天气频发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季节性消费需求增加等因素,三季度新涨价因素将持续增强,但翘尾因素逐月下降,预计CPI同比涨幅将在当前水平上下略有波动。

  工业:增幅回落

  源自主动调控

  从月度来看,工业增速是反映中国经济走势的代表性指标。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4%,增速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测算认为,7月份工业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中,70%是由于重工业回落引起的,主要是国家从二季度以来加大了节能减排监管力度,加大了落后产能淘汰力度。这主要是宏观调控主动调控的结果。

  投资:增速回落

  但民间投资有启动迹象

  投资在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立下汗马功劳。1至7月份,中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4.9%,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6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后,投资的实际增速回落得更多一些。

  业界普遍认为,长期过于依靠投资拉动经济,会造成经济结构扭曲。今年以来,国家严格控制新上项目,加之去年同期基数较高,使得投资增速有一定回落。

  令人欣慰的是,民间投资出现启动迹象,投资增长的内生动力在增强。今年1至7月份,民间投资同比增长31.9%,比同期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出7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全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52%,比去年同期提高了2.7个百分点。

  消费:刺激政策继续见效

  长远要靠收入分配改革

  消费在中国经济未来发展中被给予厚望。7月份,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7.9%,增速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考虑到同期价格水平创下新高,消费的实际增速回落更加明显。

  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央财政资金对消费的拉动作用显著,预计全年用于商贸流通领域刺激消费的资金将超过800亿元。截至8月上旬,家电以旧换新销售额达710亿元,消费者享受补贴60多亿元,带动相关家电生产同比增长20%至30%,部分品种增速超过50%。

  进一步扩大国内消费,要靠政策刺激和引导,更要有长效的制度安排。扩大消费,从基本面上讲,要通过收入分配改革,真正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出口:保持高增长

  但不可过于乐观

  随着世界经济总体走上复苏轨道,出口从中国经济的拖累重新变成了动力。7月份中国外贸出口值及进出口总值创下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月度新高,其中出口同比增长38.1%。“进出口实现恢复性增长,将呈现‘前高后低’趋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部副部长赵晋平认为,尽管全球经济复苏缓慢,但国际市场需求仍处于复苏态势,这是出口实现恢复性增长的基础。

  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认为,在中国出口增长较快的形势下,贸易摩擦的风险正在加大。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中国出口的影响还未显现,国内宏观调控也使出口企业面临一定压力。因此,不可过于乐观。

  货币信贷:逐步回归常态

  金融是经济的血脉。7月份,全国新增人民币贷款5328亿元,延续放缓态势;7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7.6%,增幅比上月和上年同期分别降低0.9和10.8个百分点。“一方面货币信贷增速逐步向常态回归,有利于稳定价格;另一方面货币信贷也没有出现大幅度收紧,对稳定经济发展有利。”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指出。

  业内人士认为,监管部门加强信贷额度控制、整顿地方融资平台,以及房地产新一轮调控是新增信贷放缓的原因。一度出现的单月上万亿元的新增贷款是非常时期的非常做法,现在要向常态回归。

  日前召开的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二季度例会也指出,下半年要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调控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

  房价:调控显成效

  仍处博弈期

  新一轮房地产市场调控以来,房价走势出现了变化。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继6月份环比由升转降后,7月份环比出现了持平。“这符合当前房地产市场出现的价稳量跌的现实。房地产调控取得了积极成果,最大的成果就是房地产价格,特别是部分城市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的势头得到了初步遏制。”盛来运指出。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房价环比持平、成交大幅下滑,说明当前房地产市场正处于购房者和开发商的博弈期。房地产调控已经对购房者的心理预期产生影响,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最新抽样调查显示,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等)消费者预期未来房价下降的比例已经超过了预期房价上涨的比例。

  “现在看,房地产市场的投机性需求基本被抑制,要尽快引入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认为,下一步要使居住性需求成为房地产市场的主导力量,同时要加快住房建设,有效增加供给。

 

 



责任编辑:cprpu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