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初每斤四五毛跌至一两毛,甚至几分钱一斤
本报讯(记者 邢云)进入7月份以来,眼见气温不断升高,本来解渴消暑的西瓜价格却一路走低,从最初每斤四五毛直至一两毛,甚至几分钱一斤。记者走访邢台、邯郸一些批发市场、瓜摊儿发现,由于瓜价持续暴跌,瓜农们只能亏本买卖,成色稍差的干脆直接扔掉。
■今年种西瓜一亩地赔上数十元
据了解,冀南广宗、广平等不少县市都盛产西瓜,各县大都有大小不等的蔬菜瓜类批发市场。在鸡泽县西瓜交易市场,记者看到很多瓜农守着一车车熟透而卖不出去的西瓜,无奈地皱着眉头,心里产生一股辛酸味。虽然装满西瓜的农用机动三轮车停了不少,但交易冷清。
同样的情景也出现在邯郸市及广平等县果菜批发市场。瓜农们告诉记者,往年交易火爆时,买卖西瓜的车辆能排出很远。但显然,今年尤其是进入7月份以来,西瓜价格一路走低,每斤从0.5元到0.3元、0.1元直至目前的几分钱,恍惚间,瓜农们今年盈利的希望彻底成了泡影。
在鸡泽县西瓜交易市场,瓜农老张说,他今年种了一亩地西瓜,除了种子、肥料、浇地等花销需要100多元,再加上种瓜收瓜时的人工、卖瓜时的油费、还有当初买地膜等等,倘若按照亩产一千斤西瓜,每斤批发价格0.1元计算,今年种瓜绝对赔了,“幸亏种得少,如果销售完毕,估计得赔大几十元”。
记者近日采访路过广平、曲周县一些西瓜地时,就曾看到有瓜农从瓜地里找出品质差些的西瓜,直接扔到地头路沟。
据了解,今年的西瓜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便宜约50%,是近几年价格最低的。
■今年西瓜遭遇“内外夹击”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去年西瓜利润可观,冀南不少瓜农今年都扩大了种植面积,有的瓜农甚至还租地种瓜。鸡泽县科协邢银田称,由于受到气候影响,今年本地西瓜上市时间比往年晚了一到两周,而同时外地西瓜大量涌入,但市场需求并未增加,如此便造成了滞销、价低。
同时,还有西瓜批发商表示,油价上涨也使得一些瓜商不愿像往年一样走到田间低头去收购,而瓜农只好直接进城销售,“街头遍地瓜摊儿”,这样以来,给本来就低的价格再添打击。由于不愁买不到西瓜,很多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也有了微妙变化,“过去一买好几个,如今是吃多少买多少,大多都是一两个、半个的也有”,无形之中,也影响了西瓜的销量。
■避免“瓜贱伤农”需要转方式
在采访中,不少瓜农也意识到,之所以出现卖瓜难,一方面是因为量大,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质低。本地瓜无品牌,品种单一,种出来的西瓜虽也号称优质、无公害,但多是单打独斗、各自为战,没有形成规模。
鸡泽县科协邢银田提出,卖瓜难要解决、最大限度地规避市场风险,就需要瓜农们建起合作组织,通过研究市场信息,提前发布生产规模、销售渠道、品种分布等咨询,避免盲目跟风生产,做到种对路、销对路。
与此同时,邯、邢两地缺少西瓜深加工企业,如果能将西瓜消化成为饮料等产品,不但易于保存,也可提高瓜农收益。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