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边利伟 本报记者 段丽茜
2009年6月,作为全国15个试点省份之一,我省开始进行“农超对接”试点,即支持大型连锁超市、农产品流通企业直接与鲜活农产品产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接,建设农产品直接采购基地。
如今该项政策实施已满“周岁”,记者采访发现,作为蔬菜大省,我省蔬菜在河北超市里却唱不了主角,制约的瓶颈到底在哪里?
现象 蔬菜采购青睐山东基地
“我们最大的蔬菜基地建在山东青州。9月底到第二年3月份,从青州采购的蔬菜占到全石家庄市7家门店销售量的70%,全年从青州采购的蔬菜占总销量的一半。”河北保龙仓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胡金刚介绍。
无独有偶,负责北国超市生鲜商品采购的张伟也表示,该超市的蔬菜已经全部实现从基地直接采购,其中10月初到第二年4月份,基本上全部是从山东的寿光、青州等蔬菜基地采购,而5月份到9月份,则是以采购藁城基地的蔬菜为主。
为什么大超市纷纷舍近求远,将最大的农产品基地建在山东?
瓶颈一 农民组织化程度低
据了解,之所以两大超市在冬春季半年时间内主要从山东基地采购蔬菜,是因为我省错季菜比较少,大量种植的露地菜集中在夏季上市。“我们最大的蔬菜基地建在山东而非河北,除了我省错季菜少之外,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产品标准化水平不如山东是两个重要原因。”胡金刚介绍。
为了使自己种植的蔬菜有一个好销路,近日,正定一位种植土豆的农户与北国超市取得联系,该农户的土豆经检测,符合北国超市要求,随后超市与该农户达成收购协议。
“这种形式占我们超市总收购量的比例非常小,原因是单个农户不能提供发票。”张伟说。
如果是合作社情况就不一样。合作社作为经营组织能够到税务机关领取发票,而“超市+专业合作社+农户”也是商务部支持农超对接发展的主要模式。据介绍,由于山东农业合作社发展比较好,农民参加合作社组织化程度高,大超市到山东基地采购农产品,只需要与相关的专业合作社沟通,提出自己的采购标准,由合作社组织货源,超市检验合格就可以了。
“农业合作社在我省也有不少,但是其对农民的集中程度、组织程度无法和山东相比。”张伟说。
瓶颈二 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水平低
标准化生产水平高是超市青睐山东、舍近求远的另一个原因。“标准化包括农产品种植过程中的标准化操作、物流链的标准化等。”经常到各地采购生鲜商品的保龙仓商业连锁经营有限公司拓展部生鲜主管张旭介绍,蔬菜的等级区分非常严格,比如土豆,青州市场上就分为箱装、袋装等不同的等级。“超市对每种农产品除了内在质量要合格外,对分量、外形等也有具体的要求,比如每个土豆重量不能低于3两,每个西瓜的重量在8-10斤,不然有大有小,堆在一起太难看。”张伟介绍。“标准化非常重要,比如喷洒过国家规定可以使用的农药后,有的蔬菜7天后才能采摘,有的14天后才能采摘,如果没有相关的操作标准,就容易出问题。”胡金刚表达了同样的观点。
链接
作为我省农业的三大优势产业之一,2009年全省蔬菜播种面积为110.1万公顷,总产量达到6742.1万吨,面积和产量仅次于山东。蔬菜是我省很多县市的主导产业,也是农民增收的主要产业。仅石家庄市区周围,就有藁城、正定、赵县等蔬菜种植大县(市)。
今年初全省商务工作会议强调,我省“将进一步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力争全年升级改造30家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支持建设10个农超对接项目。组织商贸流通企业与世界500强、京津等地大型流通企业及我省农产品生产基地、专业合作社开展农产品对接,扩大河北的产品销售”。
相关:藁城蔬菜与省会超市实现对接
本报讯(边利伟、段丽茜)7月7日,藁城市近5000公斤的新鲜蔬菜一早就被送到了北国超市的配送中心,北国超市的16家门店再根据自己的预订,将相应的蔬菜品种运回,并于当天摆上柜台。藁城与北国的合作始于今年3月份。从5月初开始,藁城市每天为北国超市配送近5000公斤蔬菜。
据了解,在藁城市83万亩的耕地中,2009年蔬菜播种面积达到53.4万亩,总产268.7万吨,全市无公害蔬菜环评认定面积达22.4万亩,并形成了黄瓜、大蒜、西红柿、甜椒等七个各具特色的规模化蔬菜生产基地。“超市讲究品种全、质量好,如果品种单一会提高采购成本,也影响采购效率。”负责北国超市生鲜商品采购的张伟说,北国超市照搬了在山东基地同合作社合作的模式,目前与藁城市的双联蔬菜种植合作社、军路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合作良好。
针对生产上存在的组织化程度低等问题,藁城市6月26日出台了《关于现代蔬菜产业的发展意见》,提出了解决方法:依托农民合作运销组织以及农村运销户、农民经纪人、代理商、中间批发商等中介组织,不断提高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组织化和规模化程度;立足主导产业,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
6月27日下午,位于鹿泉市大河村的石家庄市北方农产品物流中心项目开始动工,该项目分为三期,一期规划374亩,将在春节前建成常温农产品配送中心和低温农产品加工中心。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