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古玩市场还有漏可捡吗?
来源:经济参考报 更新时间:2010/7/16 16:27:52   
>> 相关新闻链接
·世博园区餐饮“吃”掉7个亿 ·2分钱里信息多
·二套房"原罪"与"空置"疑云 ·省会西南第一夜市开街
·下半年家乐福、华润、统一将在石市“落地“ ·石市高档酒淡季涨价,普涨7个百分点
·6月份粮油副食价格以降为主 ·价格起伏不断 粮菜涨跌探走势--农产品市场述评
·中国又一农产品遇生存危机 油菜籽或成下一个大豆 ·印度草拟铁矿石出口禁令引发“内讧”

(资料图片)新华社发

  谈起捡漏这事儿,迷恋收藏二十余载的张先生,大摇其头“买的不如卖的精,当今古玩市场几乎无漏可捡,捡漏一不小心就会被别人捡了漏,大把的钱扔进去连个响儿都没有。”

  在收藏界,时常流传着种种捡漏的传奇“神话”和故事。有数字显示,目前每十个人当中就有一位收藏爱好者,加之各类收藏节目的热播,古玩市场无不显示出“全民收藏”时代到来的火暴场面。那么,眼下的古玩市场真的还有漏可捡吗?如何才能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收藏到自己心仪的藏品呢?

  捡漏故事大揭底

  故事之一:前些年,某大街拓宽改造时挖地基,挖出来的耀州窑完整器及残件数量惊人。一次,一个农民工就挖出了一个耀州窑的梅瓶,15块钱卖给来工地上“捡漏”的人,这件梅瓶后来到了古玩商手里,卖到70多万的高价。类似现在很多店面里摆放的耀州瓷当时挖出来不下百十余件,大都以几百块钱的价钱卖了,现在每件价值都在十几万元以上。

  故事之二:某工地,一个农民工挖出来不少玉器、瓷器。有个古玩商路过工地,这个农民工从床底下拿出来一个明代青花的大罐,对他说,这东西我没用,你给我买两盒烟就给你,这个人就以两盒烟换回来这个大罐。后来一万块钱卖给一个古玩商,古玩商请专家鉴定得知这是个明初的永乐青花大罐,如果不是有些残缺的话,价值几百万元。

  故事之三:有师生三人,约好到外地的古玩市场转转。一家店里放着一对唐代鎏金簪子,珍珠铺底,花形是一对鸳鸯,簪子上面的土还是湿的。师生三人就戏称说,这还冒着热气呢。店主要价1200元,后来讨价还价,1000块钱买了回去,经专家鉴定,这对簪子市场价值七八万元人民币。

 

  捡漏须练就一双“火眼金睛”

  一位收藏专家王先生讲了几个捡漏的故事作为开场白。提起捡漏,他说,目前在古玩市场,包括古玩店、拍卖行,只要眼力到位,还是有漏可捡的。

  现在古玩店层出不穷,但大多开古玩店的对自己的货品都一知半解,并不完全了解艺术品的真假、年代和真正价值,有眼力的藏家还是有漏可捡的。很多人捡不到漏是因为其知识积累和储备不到位,就是把真品摆在他眼前,他不识货也没用。鉴定更是一门综合学科,一个人只有经过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实践磨炼,才有资格谈捡漏。照着书本去捡漏,一定会上当受骗。

  当然,要想捡漏还要见多识广。真品见得多了,古玩的神韵就熟记于心,那种熟悉的感觉是作假作不出来的。收藏家李先生举例子说,一次,他在某古玩市场发现一件藏品,形状像个笔筒,高约二十厘米,直径七八厘米,上面有两个眼。当时卖家要价200块钱,看的人很多,但却没人买。他准备买的时候,朋友还说买这干什么,四不像。其实是他们不识货,这是个汉代黄釉陶水计时,是用来计时间的工具。这种器型特别少见,他常常去博物馆、古玩市场学习,在汉阳陵博物馆见过这种器型。于是他当时就果断买下,这件藏品现在估计价值1万元以上。

  再有,捡漏最好找冷门藏品。“我觉得现在收藏还有漏可捡,首先要瞄准别人不太关心的冷门藏品。”藏家雷先生坦言,他前一阵去古玩市场,收藏了四枚印章。这几枚印章一般人都不会关心,但懂印章的人一看就知道这些印章刻得很好,材质也好。如果不具备这方面的鉴赏知识,他就会与这几枚印章失之交臂。

  有句古话说:360行,古董为王。古玩这个领域,纷繁庞杂,风险很大,有些人属于一知半解,就很容易被别人捡了漏。收藏无捷径可走,知识就是财富,捡漏说白了就是“有知识有眼力的人捡无知识的人的漏”。

 



责任编辑:cprpu
[1] [2] 下一页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