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国家863计划项目4个,国家火炬计划项目11个,国家重点新产品项目9个
本报讯(通讯员李津 记者王玉亮)如今,走进邯郸市区东北部的经济开发区,一排排整齐漂亮的厂房、一行行葱葱郁郁的绿树,加之平整的大道和开阔的绿地,使人仿佛置身于一座现代化的生态城。在这里,听不到机器轰鸣、看不到烟囱高耸,新材料企业全部实现清洁生产;同时,依托开发区的新材料产业,“邯郸创造”的名头越来越响亮。
该市借智引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先后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众多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密切的战略合作关系,搭建起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省级海外留学人员创业园、省级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中心等孵化平台。
依靠平台优势,邯郸硅谷公司研发出导弹和飞机“穿”的新材料——— 高性能特种碳纤维,打破了国际技术封锁;圣绵公司与东华大学、天津工业大学等高校合作,研发人“穿”的新材料——— 高档竹纤维、大豆纤维、莫代尔等纺织新品,打造了国际品牌圣绵;天元公司与北京交通大学合作,研发高速列车“穿”的新材料——— 天元陶瓷导电弓滑板,将降低高速列车配件消耗成本;通辉公司与中国航天集团下属研究机构合作,研发道路、建筑“穿”的新材料——— 玄武岩连续性纤维,实现了“点石成金”……
据该市开发区负责人介绍,目前开发区已拥有国家863计划项目4个,国家火炬计划项目11个,国家重点新产品项目9个,各类专利技术和科研成果200余项。
“邯郸要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物联网、动漫、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好做足高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化、本地化文章,让‘邯郸创造’引领发展方式转变。”邯郸市委书记崔江水说。
为此,该市组织实施企业技术创新工程,制定《关于推进企业自主创新的指导意见》,重点扶持、发展20家具有持续创新能力和知名品牌的创新型试点企业;鼓励企业通过自主研发、购买、入股等形式持有、引进专利技术,取得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认定;积极推进“双百工程”,培育100家省、市级知识产权优势单位、100项重点专利技术产业化项目。
数据显示,近年来,邯郸市财政科技投入累计已达3.7亿元,实施各类科技项目618项,列入国家、省级各类科技计划182项,共取得各类科技成果540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39项。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4.28%。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