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经济开发区“大科技”引航产业发展
□本报通讯员 王刚本报记者 马国胜

华隧通掘进装备有限公司生产的隧道掘进大型工程机械盾构机即将发运。
王 刚摄
秦皇岛开发区牢固树立“大科技”观念,以创新为主线,以数据产业和服务外包产业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建立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培育了一大批科技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使开发区经济逆势上扬,亮点频现
高新技术产业实现逆势上扬
“高科技,说到底是快科技。高新技术企业要生存和发展,没有‘灵丹妙药’,只有快,才能出效益。”近日,位于秦皇岛开发区的康泰公司董事长胡坤道出了康泰的成功秘诀。目前,康泰公司自主研发的全球个人健康管理系统——— 网上就诊“全球通”,已成世界品牌。
秦皇岛开发区始终坚持科技兴区的理念,重点引进、孵化、扶持高新技术产业。海湾公司、康泰医学和吉林龙鼎、通用电气等大企业,作为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的领军企业跑热市场。
去年,在经历了金融危机的冲击后,高新技术产业逆势上扬:实现销售收入16.7亿元,同比增长5%;实现利税近5亿元,同比增长56%;出口交货值1872万美元,同比增长30%。2009年,该区高新技术产品申请专利496项,同比增长45%,授权专利193项,同比增长21%。
今年第一季度,该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利税等完成情况,均占全区工业企业的半壁江山。北方管业、山船重工通过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新生力量。截至目前,该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已达14家,16家软件企业顺利通过省软信协会的年审。
数据产业打造数谷品牌
近日,秦皇岛开发区数据产业园区又迎来了通力思能计算机和元云软件项目的加盟,为秦皇岛数谷增添了新生力量。目前,该产业园已有光彩服务、中程在线、时代网盟、量子数据、西达科技等等10多家企业入驻。
发展数据产业,是秦皇岛开发区产业调整转型的战略选择。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该开发区率先在全国提出数据产业概念,把数据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积极打造数谷品牌。该开发区规划了面积约8.07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1.4平方公里的数据产业园区。
2008年10月,该开发区承办了首届“中国·秦皇岛数据国际论坛”,同时数据产业园区挂牌。
园区重点发展数据服务业,配套发展数据软件研发制造业,建设生态型、园林式、高科技的现代产业功能园区。
为推动园区内数据产业的发展,该开发区除努力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外,还及时出台了《开发区加快数据产业发展的意见》、《促进数据产业发展暂行规定》等政策,在基础配套、产业扶持、融资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企业以支持。
今年4月2日,秦皇岛数据产业园区的标志性建筑——— 数谷大厦在开发区破土动工,预计明年10月投入使用。这个承载了数据园区的行政服务中心职能,为企业提供高标准现代化办公的场所,将进一步擦亮数谷品牌。
服务外包产业承担领跑重任
前不久,秦皇岛开发区的星球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获得了国家商务部、财政部服务外包人才培训补贴27万元,这是秦皇岛市服务外包企业首次获得国家资金支持。据了解,该公司专业从事地理空间信息服务,5年来,客户遍布北美、欧洲、澳洲及中东地区,离岸外包收入占总收入的95%以上。
作为“河北省服务外包示范区”和“河北省服务外包培训基地”,秦皇岛开发区是全省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重点地区,担负着培育服务外包企业、培养服务外包专业人才、建设服务外包强省的职责,承担着领跑全省服务外包产业的重任。
为更好地推动服务外包产业的快速发展,秦皇岛开发区及时制定出台了《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暂行规定》及其《实施细则》。政策出台后,效应很快显现。截至目前,该区累计有服务外包企业25家,占全市的66%,累计专利711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一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4家。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