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底故事
30人买了80多只名牌手袋
“上月,我带的一个30多人的欧洲团,竟然买了80多只奢侈品牌的手袋。”从业十多年的出境团专业导游周兆,感叹同胞的超豪气派。“我从来没见过这样豪爽的,动辄几万甚至十几万元的手袋,好像是菜市场的大白菜,眼都不眨就买了。”
他说,本月初带的一个32人欧洲团也是收获颇丰,买了20只L字头的手袋、6只C字头的手袋、5只G字头的手袋。“可惜,这些欧洲名牌店没有给导游回扣,否则我就发死了。”
据资深旅游策划专家劳毅波说,以前赴欧旅欧者大多是60岁左右的人士,“少花钱,多逛景点”是他们的旅游观;现在则是70后、80后成为主力军,而且女性居多,占了70%。他们“游欧洲,买欧货,不怕花钱,还要多花钱,要善于花钱,更要把花出去的钱给赚回来。”
导游卢凯威讲,“买欧版奢侈品的团友,一般是做了不少功课,在报名参团前上网找购物攻略,觉得买欧版奢侈品划算,才参加欧洲游的。”
据卢凯威说,中国抄底族最青睐的欧洲奢侈品,主要是手袋、手表、化妆品、水晶饰品等,女性更执迷于手袋、化妆品、水晶饰品,而男团友则喜欢奢侈品牌手表。
记者采访了一位70后女性张飞涛,上个月她去了趟意大利。她说现在去欧洲购物确实很抵。“以国际一线品牌GUCCI一款热门女包(价格为1000欧元)为例,按去年底1欧元相当于9.7971元人民币算,需花人民币9797.1元,而按照目前1:8.3258的汇率算,则只需花8325.8元人民币,可以省去1471.3元。”她说,一般来说,奢侈品很少降价,不过由于欧元贬值,奢侈品“被降价”,因此,引得不少白领趁势“抄底”。
“可惜,现在不是欧洲的降价季节,否则更便宜。”由于没有赶上打折季,到名牌折扣店淘宝也是不错的选择,张飞涛特意花了一整天时间在意大利米兰的Chic Outlet店闲逛,国际一线大牌云集,全年都有超过70%折扣的换季流行产品出售。她说,7月和12月是欧洲的打折季节,名牌最低可去到1折。
劳毅波说,近期赴欧游客因购物人均消费支出上升了30%-40%,达人均1300欧元左右。不过,受惠于欧元贬值,尽管游客在欧洲的消费金额上升了三成以上,但换算成人民币后,其实际支出增加的幅度在15%上下。
据悉,抄底族在购买欧洲货时,还有一套消费原则:只买奢侈品牌,舍弃土特产;盯着奢侈品牌在内地、港澳、欧洲三地的标价,计算价差;掌握航空公司免费寄舱行李的规定,在最大的免费空间里塞入更多的奢侈品;密切留意汇率的变动;测算不同信用卡的外汇结算损益,寻求最划算的人民币支付方式;将购买奢侈品的支出转化为潜在的收益,而这收益要尽量超过团费的开支。
责任编辑:cprpu